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青年低薪高流动陷就职困难 学者:多元生涯规划

文化大学劳动暨人力资源系教授李健鸿指出,非典型就业市场中,青年就占了30%以上,且不只半工半读的学生,毕业生从事非典型就业的情况也增多。图为示意图。(Getty Images)
人气: 31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1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台湾台北报导)次世代青年人被视为低薪、穷忙、青贫族,究竟青年该如何摆脱劣质劳动条件?经民连1日举办“台湾青年劳动市场问题”讲座,邀请文化大学劳动暨人力资源系教授李健鸿,谈论当前台湾青年劳动市场,该如何去破除低薪、失业、非典型就业等弊病。

文化大学劳动暨人力资源系教授李健鸿1日在线上讲座表示,青年生涯不再是传统“读书、就业、结婚、生子、退休”标准化模式,已出现“YO-YO”现象,“YO-YO”族泛指延毕、出国游学打工、再升学、“靠爸族(不需进入就业市场)”、“尼特族”(不安排就学、不就业、不进修,有能力进入职场但没有寻职行为)等“多样生涯规划”。

非典型就业青年重复失业风险

李健鸿指出,80年代起,后工业社会就业市场转以服务业为大宗,相对比较低薪、非典型就业(打工、派遣、临时工)多,服务业的青年工作者占75%以上,青年初次就业最低薪前五名都是服务业,薪水介于2万5千元~2万7千元之间,例如美容、美发,超商、保全、住宿餐饮、清洁等。

再者,职场劳动保障不完善的非典型就业主力多为青年人。近期“零工经济、平台经济”崛起,如手机平台接单外送,也属非典型就业,但各国已开始质疑并诉讼,认定平台接单是雇佣关系,而非承揽关系,必受劳工法保护。李健鸿提到,非典总就业市场青年就占了30%以上,不只念书打工,“毕业生”非典就业出现暴增,从2011年9万人、占毕业求职比37%,到了2018年增为16万人、占比64%。青年为何总是找打工、特约工作?原因包括找不到正职,或职业特性使然,因此掉进“职涯片段化”不稳定就业困境。

李健鸿建议,毕业第一份工作不要找“非典型”工作,未来应征雇主恐会贴“能力差、稳定性差”等标签;其次“YO-YO”族,打工度假前要思考好对后来职场有无帮助?不然“出去打工度假3年,回来工作难找,而你的同侪已经升小主管了”。

“青年薪资打折”现象 主流观点给青年贴标签

李健鸿说,国际调查青年均薪较成年人差距56%,称为“青年薪资打折”,台湾情况好一点,青年薪水约为成年人薪水的65%。主流观念认为,青年高失业、低薪、非典就业,归咎于“学历贬值、能力不足、啃老、草莓族”,雇主重视“良好工作态度、稳定抗压性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条件限制青年就业。但李健鸿认为,这说法太偏颇,忽略结构性因素。

他认为,低薪并非供需失衡,而是学不到技能(职训机会少,技能无法提升,生产上不去,雇主就不愿加薪),再者薪资结构部分,蔡政府任内劳动薪资有望连6涨,为何还在喊低薪?李健鸿分析,以计时工作来说,时薪虽然增加,但工时变短,所以薪资还是变少,以及就业保护不足、非典就业普遍,都是青年低薪原因。

针对各类青年失业风险,李健鸿说,结构性问题、社会刻板印象等,造成青年无法稳定就业,陷入重复进出就业市场困境,雇主与外界贴标签更增加困难,对于青年职业转衔障碍,政府需拟定不同就业政策来加以协助。

“今年预计整体薪资水准正成长”

据统计,2012年青年初薪2万3‚894元(新台币),2019年涨为2万6‚698元,薪资上涨,赶不上物价上涨。对此,李健鸿也有同感,尤其可支配所得越来越少。李健鸿从产业结构调整脉络说明,1980年代起是薪资成长“黄金十年”每年动辄调薪5%~10%,此后进入30年停滞期,原因是去工业化,青年主要从事低薪服务业居多。

不过,2018年开始,美中贸易战,台商回流,外资加码台湾,台湾又开始进入“再工业化”,2018、2019连续两年国内实质薪资小涨1%,主要是工业领域薪水升,服务业薪水还是低档。

李健鸿说,此刻是“台湾劳动市场新转型阶段”,工业就业会开始增加,青年平均薪水会上升,包括高科技、金融、制造业,以及高端服务业也是薪资看涨。

但劳力密集型、青年就业最多的“批发零售、运输仓储、餐饮、旅宿”仍在低薪的篮子里。他的隐台词是,“年轻人以后要找工作,不要去上述那几类低薪行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