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生人口崩盘式下跌 厦门和信阳减半

人气 2657

【大纪元2021年02月10日讯】中共公安部2月8日发表《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2020中国出生人口出现崩盘式下跌,仅有1,003.5万,同比下跌15%,是1949年以来新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

公安部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去年出生且已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1,003.5万名新生婴儿中,529.0万为男孩,占52.7%,女孩则占474.5万,约占47.3%。

户籍出生人口并不等同于实际出生率。根据中共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2019年同口径是1,179万人,但最终出生1,465万人。一次推算2020年最终出生大致为1,248万人,同比下跌15%。

而对比14亿人口,按1,248万出生婴儿数字算,意味着出生率已经跌破1%,100人才出生一个婴儿,这数字甚至低于三年大饥荒时期。

部分城市新生数量减半

中共在2015年开放“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生育率短暂冲高,全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但很快连年下跌。其中2017年全年为1,723万人,出生率下滑3.53%;2018年为1,523万人,下滑11.60%;2019年为1,465万人,下滑3.81%;2020年出生率再下滑14.93%。短短4年,中国新出生人口已暴跌30%。

中共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宣布推迟公布2020年的出生人口数据,预计延后到4月公布。不过根据地方政府公布的数据,中国各地人口出生率都大幅下滑(数字来自官媒报导和中金研究所(WIND))。

广东省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109万人,2019年出生人口143.38万,同比下跌24%;合肥新出生人口79,300人,同比下跌23%;宁波新出生人口37,100人,同比下跌24.9%;浙江温州较2019年下跌19.01%;浙江台州下跌32.6%;贵州贵阳下跌31.6%。

厦门2020年出生人口2.95万,2019年出生人口6.1万,跌幅超过50%;河南信阳下降幅度也达到50%以上。中金研究所(WIND)预测,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大概下滑20%~30%。

“碎钞机”

高房价、教育、育儿成本太高等一系列因素成为年轻人不愿生育的主因。有家长抱怨,自己养的不是孩子,是“碎钞机”,“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根据深圳《晶报》的预计,在广东,以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来养育孩子,仅怀孕生产期间就要花至少2万元。0~3岁,算上各种奶粉、尿布、婴儿的衣服、早教资料、启蒙玩具、医药费用等,保守估计也需要6万~8万元;在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就要为孩子花费14万~15万元;上大学、结婚之类的花费,就更难算清了。

除了这些几万元、十几万元的花销,“高房价”则是一个重要原因。

有说法指,高房价简直是最好的“避孕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曾撰文指出,中国人的生育痛苦指数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原因在于,高房价、居高不下的育儿成本(主要为教育支出)、看护困难(托儿所奇缺)以及女性参加工作比例高于多数国家。

梁建章还警告,“2020年出生人口虽然是近几十年来最少的一年,但却很可能是未来几十年内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中国未来每年出生人口再也不可能超过1,400万,而是在向1,000万以下急速滑去。如果无法大幅提升生育率,这种下滑将不会见底。”

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早前曾发表《中国生育报告》指,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挑战:低成本人口数量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年轻人口减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社会阶层固化,投资率和储蓄率下降,社会抚养比和养老负担加重,政府债务和社保压力上升等。

有人调侃:“中国(中共)最大的对手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人不愿生孩子!”

责任编辑:孙芸 #

相关新闻
中国出生率创1949年来最低 劳动人口首降
中国人口首破14亿 出生率70年来最低
广州温州去年出生率创新低 疫情影响成原因
深圳一学区房 每平米从14万跌到只剩4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