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vs.扰民 纽约法拉盛广场舞纷争难解

老人们每天打开音响跳广场舞娱乐健身 法拉盛居民头疼 投诉十多年无解

人气 3550

【大纪元2021年05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霖昭美国纽约报导)法拉盛的“广场舞”生机勃勃,热衷于户外舞蹈的中老年人一早就打开音响、旋转舞步,但因为紧邻居民区,附近总有居民倒班要睡觉,或生病休息中,被大音响吵得心情烦躁,随之而来的投诉也就增加。

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华裔老人们要想找个远离住宅区的地方跳舞,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法拉盛友联街4140号是亚洲大厦(The Stanton Condominium),其楼下马路对面的邦恩运动场(Bowne Playground)就是这样一个街心小公园,与居民楼之间没有什么可以隔音的绿化带。

法拉盛友联街4140号是亚洲大厦,其楼下马路对面的邦恩运动场(Bowne Playground),与居民楼之间没有什么可以隔音的绿化带。(谷歌地图)
亚洲大厦(右)的马路对面正对着邦恩运动场(左),住户邓女士说“离得太近了”,在家关上窗户都能听见噪音频频。(李霖昭/大纪元)

每天早晨7点钟,操场上就出现了一拨跳舞的居民,他们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不要求整齐划一的动作,也没有整体统一的队形要求。这和中国大陆的广场舞常被网友称为“大妈舞”的情形,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有一个大音量的音箱,里面播放的舞曲很容易让附近居民楼里的住户听到。

早上出来跳舞的华人,有的会带着来法拉盛买菜的小推车,以便中午带着菜回家。(李霖昭/大纪元)
来邦恩运动场跳舞的华人在响亮的音乐中迈出活力的步伐,旁边紧挨着法拉盛的公立第20小学。(李霖昭/大纪元)

今年的4月14日,亚洲大厦管理委员会的代表邓女士,亚洲大厦的物业经理及大厦总管共三人,在纽约市警局109分局的警民会上,反映居民们长期受邦恩运动场的噪音干扰的苦楚。这已经是他们十几年以来向纽约市不同部门反映情况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后的又一次努力。

 居民们的抱怨

“我们代表亚洲大厦的352户家庭和1200位住户提出这个长期和普遍的问题。”邓女士用响亮的英文念出她准备好的发言稿。

“问题一:不同群体的成年人在公园跳舞时播放非常大声的音乐。他们在两个不同的时段跳舞——每天上午9点到11点、每晚7点到9点。根据公园入口处贴出的规定,放大的音量和超过20人的活动都是禁止的,除非获得许可证。问题二:在晚上9点公园关闭后,人们仍然在打篮球。”

邓女士还介绍了住户有护士、医生、清洁人员和其他在不同时间上班的人员,他们需要在不同的时段休息。一些病人和老人已经出现睡眠障碍。

邓女士说,亚洲大厦有85%的住户是华人。即使关上窗户,打开电视机放大声,她说在家里仍然能听见从运动场传来的跳舞音乐声。

“可能是楼层越高,声音回传效果越明显的缘故,实在是很吵,越高越吵。”她对记者抱怨说,“我也不明白,他们究竟用什么音响设备能把音乐放得那么大声。”

而篮球场的篮球落地声,在寂静的夜晚也能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打篮球的声音,白天有时不那么明显,晚上则能听得更清楚。”她说以前篮球架的数量是4个,后来增加到6个。打篮球的声音不仅指篮球落地声,还包括打篮球的人们在起哄、喧哗、鼓掌的声音。

她根据网上一个噪音级别对比图表,推测她在家里听到的噪音超过95分贝,即相当于超过载重汽车和摩托车发出的噪音量。图表标示,声音超过85分贝就有害健康。邓女士很烦恼,这些人怎么“不听警告”,“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来跳舞的老人兴致之高,风雪无阻、寒暑不避,也让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说,冬天地上白茫茫一片积雪时,“他们带上铲子,自己铲出一块方形区域”,打开音响照常跳舞。

跳舞老人的态度

大纪元记者从4月开始对该噪音问题进行跟进了解,并到现场观察,发现来邦恩运动场跳舞的人几乎都是从中国大陆移民来美的,有时候十来人,有时候三十多人,并不只有女性。他们分两场跳,一场是7点到9点,一场是9点到11点;晚上也有一场。

4月的一个周六上午十点多,经常来邦恩运动场跳舞的齐先生和刘先生,对大纪元记者讲述他们老年人的户外运动需求。

刘先生带记者来到邦恩运动场附近的一块空地,他说他们夏天的晚上喜欢来这里跳舞,旁边的火锅店经理也对他们表示欢迎。(李霖昭/大纪元)
4月,记者在邦恩运动场见到上午9点到11点来跳舞的华人使用的音箱操作界面,上面未有数值,只有并列成弧形的一圈三角形作为刻度。(李霖昭/大纪元)
4月,记者在邦恩运动场见到齐先生他们使用的大音箱,目测超过半米高,被固定在推车上。他说是大家一起凑钱买的,花了两三百块钱。(李霖昭/大纪元)

79岁的刘先生说,疫情期间成人日间护理中心(俗称老人中心)迟迟未被政府允许开门,所以白天出来跳跳舞,锻炼身体,这是他跳舞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需要活动,才能身体健康。”他说,他来美国16年了。在疫情前,他白天去老人中心免费参加跳舞和别的娱乐学习活动,中午那里供应午饭,晚上他则到户外跳舞。“去年3月19日开始,我在家,没办法。疫情那么严重,谁出去啊。去年6月12日才出来跳舞。”“疫情这么严重,没有地方玩”,于是他上午也到邦恩运动场跳舞。

另一位68岁的齐先生说,他们跳舞就是纯粹跳舞,不收费,不会的人也可以跟着学。“我们年纪大的都在这里跳舞,跳了心情舒畅。”

他们说,有时候警察会过来,叫他们把声音放小点。因为不懂英文,他们只好请旁边的人翻译。警察确切说了什么,他们无从得知。今年4月的一天,隔壁的法拉盛公立第20小学的保安过来,说学生在考试,音乐声会影响到学生,叫他们当天和第二天都不要在这里跳舞。隔壁是学校,才重新回到他们的概念中,他们也依照保安的要求暂停了跳舞。

当他们听说居民对他们的噪音投诉时,两位老先生都表示“可以小声一点”。不过,刘先生希望邓女士也能理解老人出来跳舞的需求,“她要体谅一点老人,老人没有事干,老人中心也没有开,没有多少地方好待”。

为何要选邦恩运动场

邦恩运动场并不是能跳舞的唯一户外场地。齐先生说,法拉盛广场(Flushing Commons)靠近“L”型转角位置也可以跳,广场旁边一家中餐馆的华人经理曾鼓励他们来跳舞,“他们喜欢我们去那边跳。因为夏天,晚上很多人出来散步,很热闹,可以给他们带来生意”。

缺点是,法拉盛广场周边建筑比较少,大停车场对风的阻挡效力小,老人们受不了冬天的冷风。而邦恩运动场的东南角,就像一个得天独厚的跳舞挡风地,他们说,旁边的建筑能帮助挡风,冬天这里的阳光也更好。

不同部门尝试了不同办法

与近年来在中国大陆极为流行的广场舞引起各地民众冲突不同,美国人遇到噪音问题很少直接找对方理论,大都是向311投诉,向警察求助。加之邓女士不会说普通话,她多年来从未跟这些来跳舞的人打过交道。

邓女士从2007年开始以邮件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噪音问题,有时不同部门一起讨论后,再回复邓女士的投诉。而邓女士更常用的,就是在311网上投诉。当她投诉“来自邻居的噪音”(Noise from Neighbor)时,一般被311转去109分局;当她投诉“街道或人行道上的噪音”(Noise from Street or Sidewalk)时,才可能转到公园局。

来自邻居的噪音(Noise from Neighbor)、公寓维修投诉、违章停车被纽约市311网站列入最常见的三种投诉。在该网站全部约658项的投诉选项中,关于噪音的投诉就有20项。(纽约市311网站截图)

大家尝试了不同的方法,结果证明都不可行,或者收效甚微,因可行性不高而夭折。比如2007年,邓女士向市警局109分局和市公园局投诉邦恩运动场的噪音问题。这些部门曾经携手合作,帮助实行“按时关闭场地”,大概坚持了一周到十天。就是晚上用钥匙锁住被铁丝网围起来的篮球场,清晨再去把它打开。

在纽约法拉盛的邦恩运动场(Bowne Playground)的每个入口处,都有管理规定的告示,注明开放时间是早上6点至晚上9点。(李霖昭/大纪元)
邦恩运动场的东面是人们来跳舞的一个区域,这里紧挨着法拉盛公立第20小学,旁边就是学校的窗户。(李霖昭/大纪元)

她每次出动去上锁,都要等齐来自公园局的执法巡逻人员、109分局的社区协调警员和亚洲大厦的总管,“我们只有四五个人,一周七天,去‘赶’他们走”。

邓女士说,她们清空篮球场的过程让她感觉有危险性。“这可不像关个店门那么简单”,他们要面对一群滞留在运动场不愿离开的人们,然后看着“又高又大的”他们扫兴地离开,“不知他们会不会想到什么方法来袭击我们”。有人不高兴就晃动那个门来表示抗议,有人后来把铁丝网弄破,从洞里钻进去。

那几天的上锁经历让邓女士打消了亲自去锁门的念头,“关门就要有专人负责,因为真的很危险,我们做不来。”今年3月,一名13岁的亚裔男孩在邦恩运动场打篮球时,与三名少年发生争执,后来这位亚裔男孩被推倒,头部被砸掷篮球,最后送医就治。邓女士认为现在的警民关系比以前更敏感,再让警察来帮忙锁门是一件不容易实行的事。

公园局回应

记者针对邦恩运动场的长期噪音问题,联系了纽约市公园局,公园局回复说:“邦恩运动场是一个对所有纽约人开放的重要的休闲空间,我们的公园执法巡逻人员会在这个公园巡逻,它的音量被每天监控。我们会继续执行公园局的规定,在必要时处理噪音投诉。”

分贝是一个对数单位的测量值,声音的分贝以10为底数,每增加10分贝,表示声音强度增加10倍,每增加20分贝就表示声音强度增加100倍。

纽约市的噪音专项法规是由市警察局和市环保局负责执行,其中公园噪音属于市警察局的执法范围。根据市府网站的噪音法规,纽约市对于个人使用的声音设备也有音量限制。在公共场所操作或使用个人的声音设备,如果相距25英尺或更远处的人能清晰听见这个声音,则视为噪音。对于违法噪音法规的人,执法单位有权罚款。

例如5月23日,市警局104分局收到辖区内的皇后区麦斯佩斯(Maspeth)市民的噪音投诉,在深夜2点多去没收了汽车里被非法安装的一些大音箱等音响设备,称之为非法设备,并对4名肇事者发出刑事法庭的传票,理由是“从机动车发出不合理的噪音”。

5月23日深夜2点多,纽约市皇后区的市警局104分局在麦斯佩斯(Maspeth)没收了几个在汽车上被非法安装的音箱,并对肇事者开出传票,以帮助解决噪音问题。(纽约市警局104分局提供)

市议员顾雅明办公室表示,4月下旬收到邓女士的投诉后,已联系了市警局109分局和市公园局的执法巡逻负责人,希望他们对这个问题加强重视。顾雅明办公室说:“109分局表示要加强教育和监管。”邓女士也收到公园局相关负责人的回应。

4月14日,市警局109分局局长欧康纳听到邓女士等人的发言后,表示109分局可以对运动场上的人们加强教育。(李霖昭/大纪元)

109分局专门管理社区协调警员的警长(Sergeant)与当地的第七社区委员会,均未回复记者的邮件。

他山之石 美式广场舞

面对广场舞,喜欢的人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不喜欢的人苦不堪言、日久生怨。邓女士投诉十余年仍未觅得耳根清静,说明法律不是万能的,有很多事情是法律解决不了的。

广场舞或广场音乐已成为让人头疼的难题,在布碌崙日落公园区、曼哈顿唐人街的娱乐活动,都曾遭到附近居民报警,早几年日落公园和华埠哥伦布公园都有领队被警方开出传票上手铐带走。如何觅一个“你跳得快乐,我睡得安稳”的平衡点?

其实,老美也有“广场舞”,但并不是随便找地方跳。例如华盛顿“舞在落日余晖时”(Sunset for Dancers)活动在每个春末至晚秋的周日傍晚时分,在海滨公园里起舞,音乐传播的方向主要是河水那边,因远离居民区,也就相安无事;活动经费靠参与者自愿捐款5元至10美元,帮助负担场地租赁费用。

华盛顿“舞在落日余晖时”(Sunset for Dancers)活动在每个春末至晚秋的周日傍晚时分,在海滨公园里起舞。(取自Sunset for Dancers推特)

另外,无声舞(Silent Dance)也应运而生且日渐流行,用“纽约无声舞”(silent dance party nyc)为关键词搜,能看到很多跳无声舞的地方,皇后区就有十个最热门之处,曼哈顿和布碌崙也都有,甚至有24小时运营的。无声怎样跳舞?就是参与者买票,头戴无线耳机收听音乐跳舞,不会打扰到周围的人。

2007年4月28日,荷兰旅游局带来的人们用一种不违背扰民规则的方式,在伦敦维多利亚车站外舞蹈,没有音乐伴奏,音乐需要通过人们头上的无线耳机才能听到。(Matt Cardy/Getty Images)

有人指出,人到了一定年龄,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耳背的情况,那些跳舞的老年人听力没有那么好,才要加大音量。但不管“老年群众活动”领域的问题有何特殊性,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以舞会友、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也许,美式“广场舞”和无声舞能给人些许启发。

大家对此怎么认为呢?

《纽约市噪音法规指南》

根据纽约市警察局给记者提供的2018版《纽约市噪音法规指南》,耳语的音量约30分贝,正常说话和笑声约50到65分贝,手提式立体声扬声器(boombox)的音量可达到110到120分贝。

不同年龄的人都可能出现听力损失,老年人则更普遍。(资料来源: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11—2012)
美国CDC告诉你,听力损失是如何发生的。 图中英文翻译:听力损失是如何发生的。 日常的噪音可能很大声。 * 70分贝 洗衣机 * 80分贝 汽车内听到的交通噪音 * 90分贝 鼓风机,2小时可能会损害听力 * 100分贝 运动赛事,14分钟可能会损害听力 * 110分贝 摇滚音乐会,2分钟可能会损害听力 * 120分贝 警笛声,1分钟可能会损害听力 * 85分贝是人长时间暴露会导致听力受损的近似值。(资料来源: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Vital Signals )

“来自邻居的噪音”这一311投诉选项,归市警局管辖。邻居听到的餐馆、酒吧播放的音乐,或者是邻居空调的音量只要超过42分贝,则视为噪音。机动车和摩托车的音量规定:总重量在1万磅以下的(小型)汽车发出的在150呎以外能听见的声音;重量超过1万磅的卡车发出的在200呎以外能够听见的声音;摩托车发出的200呎以外能听到的声音,视为噪音。

什么是听力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听力安全等级取决于接触声音的强度(声响大小)、持续性(时间长短)和频率(经常与否)。习惯性接触几乎肯定导致逐渐出现听力损失。

85分贝被认为是最多8小时可安全接触的最高音量。如果声级提高,容许的听力安全时间就要缩短。例如,从安全角度讲,高至100分贝的声音——地铁列车产生的声响——一天只能听15分钟。暴露在摩托车声音(90分贝)的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以一周为计,在不同分贝环境下,不要超过以下时间:75分贝(如:吸尘器),暴露上限:127小时/7天80分贝(如:吵杂餐厅),暴露上限:40小时/7天90分贝(如:摩托车),暴露上限:4小时/7天100分贝(如:救护车警笛),暴露上限:24分钟/7天110分贝(如:摇滚音乐会),暴露上限:4分钟/7天120分贝(如:雷击),暴露上限:1分钟/7天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疫情间到公园跳广场舞被罚?洛杉矶警方:该罚但还没罚
白马:从忠字舞到广场舞
广场舞比赛老妇倒地身亡 队友继续跳被批冷血
台政院修“著作权法”放音乐跳广场舞不侵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