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3日增23本土病例 27日降为二级警戒

人气 669

【大纪元2021年07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北报导)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日(7月23日)公布台湾新增23例COVID-19(中共病毒)本土个案确定病例及1例境外移入;确诊个案中新增2例死亡。另外,27日起调降疫情警戒标准至第二级。

台湾7/23增23本土病例 2例死亡

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23日下午在疫情记者会表示,今日新增之23例本土病例(其中11例为居家隔离期间或期满检验阳性者),为19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介于20多岁至50多岁,发病日介于今7月10日至22日。

个案分布以新北市13例为最多,其次为台北市及桃园市各4例、宜兰县及高雄市各1例;其中18例为已知感染源,余5例关联不明,将持续进行疫情调查,以厘清感染源。

陈时中说明,今日新增2例死亡个案中,案7734为80多岁女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确诊者接触史;5月26日因出现发烧、咳嗽及喉咙痛症状前往就医采检,同日返家后死亡,并于5月29日确诊。

案14617为60多岁男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确诊者接触史;个案于6月24日出现发烧、呼吸喘及全身无力症状,同日就医采检并住院治疗,6月26日确诊,7月20日死亡。

指挥中心指出,近期确诊个案解隔离情形,5月11日至7月21日累计公布 14,280位确诊个案中,已有12,501人解除隔离,解隔离人数达确诊人数87.5%。

指挥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案15641),为克罗埃西亚籍未满10岁男童,6月28日与家人自瑞士返台探亲,持有搭机前3日内检验阴性证明,入境后至防疫旅馆居家检疫,7月10日检疫期满前采检结果为阴性,但因同行家人确诊(案15370),故由卫生单位安排至其他住所进行居家隔离,7月22日居家隔离期满前采检,于今日确诊(Ct值29);个案在台期间并无症状,已匡列接触者2人,均列居家隔离。

台湾截至目前国内累计1,875,3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通报(含1,859,164排除),指挥中心统计,其中15,535例确诊,分别为1,254例境外移入,14,22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舰队、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调查中;另累计106例移除为空号。

2020年起累计78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76例本土,个案居住县市分布为新北市391例、台北市294例、基隆市27例、桃园市24例、彰化县14例、新竹县10例、台中市4例、苗栗县3例、宜兰县及花莲县各2例,台东县、云林县、南投县、高雄市及屏东县各1例;另8例为境外移入。

7月27日至8月9日调降疫情警戒标准至第二级

陈时中表示,考量国内疫情及参酌其他国家之防疫调整经验,并经与各地方政府进行沟通讨论后,指挥中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调降疫情警戒标准至第二级,各部会得依指挥中心所发布之通案性原则另订指引,而各地方政府亦得在此原则下,视疫情需要而有调整空间,惟相关指引必须规范明确以利民众遵循。说明如下:

一、通案性原则:

1. 除饮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

2. 确实执行实联制登记措施。

3. 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4. 营业场所及公共场域人流控管或总量管制:室内空间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间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5. 集会活动人数上限:室内50人,室外100人,若超额则提防疫计划。

6. 餐饮内用原则依照卫福部规定处理。

二、婚宴、公祭可开放:

1. 公祭遵守内政部相关防疫规定处理。
2. 婚宴遵守每一隔间室内50人、室外100人上限,并遵守餐饮指引不得逐桌敬酒。

三、仍须关闭之场所:

1. 休闲娱乐场所:歌厅、舞厅、夜总会、俱乐部、酒家、酒吧、酒店(廊)、录影节目带播映场所(MTV)、视听歌唱场所(KTV)、理容院(观光理发、视听理容)、游艺场所、电子游戏场、资讯休闲场所、休闲麻将馆、桌游场所及其他类似场所。

2. 教育学习等场域:社区大学(开放受理秋季班报名,实体课程不开放)、乐龄学习中心、K书中心、游泳池等其他类似场所。

指挥中心表示,在国人共同努力配合下,国内疫情持续稳定控制中,为兼顾防疫与民众的生活品质,逐步调降防疫管制措施。指挥中心提醒,防疫仍需全体国民持续共同努力,请民众持续配合防疫规范,及维持个人防疫好习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才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守护彼此的健康安全。

指挥中心再次呼吁,民众应落实手部卫生、咳嗽礼节及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移动、活动或集会,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或高感染传播风险场域,并主动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共同严守社区防线。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混打疫苗看法不一 学者举国外研究
台湾7/22增30例本土病例 4例死亡
台湾再购3600万剂莫德纳疫苗
苏贞昌:7月27日起台湾防疫调降为二级警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