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修订电影条例草案 查影片是否“不利”国安

人气 26

【大纪元2021年08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泽宇综合报导)香港政府于24日提交修订《2021年电影检查(修订)条例草案》,要求检查员考虑电影内容会否“不利”国家安全,并赋权政务司司长撤销已经上映但“不利”国家安全的电影的核准证明书。资深电影导演张婉婷表示,虽然业界对条例有很多疑问及非常担忧,但认为作为导演,自由在心中,会努力拍摄自己想拍摄的内容。

《电检条例》除赋权政务司司长撤销核准证明书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可延长检查员作出决定的时间,每次最多28日,但条例未就次数设限。另外,若当局决定某影片不能放映,有关电影甚至不能出售或者发行影碟。

张婉婷:会努力拍摄自己想拍摄的东西

资深电影导演张婉婷昨日在港台节目上表示,业界对修订《电检条例》有“很多问号”,心里没有数,早前与当局开会也是问“呢啲得唔得,嗰啲得唔得(这些可以吗,那些可以吗?)”。她坦言不觉得业界有人有“危害国家安全”的意图,但修例令他们非常担忧。

张婉婷提到,若有影片被认为可能危害国安,当局可以延长审批时间,每次最多28日,但没有提及次数限制。她指,过往有上诉机制,最迟35日须开设上诉委员会。但现时若电影涉及国安问题,政府可直接撤销上映,上诉委员会亦不会处理有关事项,只可透过司法复核申诉,但司法复核是“无了期”,最终影片只会错过预约好的上映档期。

不过张婉婷强调作为导演,自由在心中,自己不会将红线放在心上,她希望所有导演都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路线,努力拍摄自己想拍摄的、有价值的东西,不要自我审查。

第9届亚洲电影大奖新闻发布会
张婉婷资料图片。(宋碧龙/大纪元)

吴国坤:修例字眼诠释更暧昧 红线模糊

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国坤在同一节目上,形容修例的“不利”字眼是“加辣”、“落重辣”。他解释,条例原先用的“危害”,需电影内含有直接的政治讯息或严厉批评才触及,但“不利”的诠释就更暧昧及广泛,当中的“红线”模糊,估计审查员会更加小心审查电影。

吴国坤指,过往带有讽刺意味的电影,如《国产凌凌漆》及《表姐你好嘢》,虽然不属直接“危害国家安全”,但是否构成“不利”国家安全,要视乎审查员如何诠释。他指,业界会尽量避开红线,同时制作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电影。日后可能会倾向较安全的电影题材,如都市爱情片、文艺片等。

他忧虑修例造成寒蝉效应,业界会更加谨慎甚至“过分谨慎”,中短期而言对电影创作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业界日后会生存得更加吃力。吴国坤亦认同今次修例针对纪录片,指国安法落实到《电检条例》后,有关影片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形容今次修例是再加多一重关卡,独立电影日后制作要更小心,不能触碰敏感题材。不过他表示,独立电影仍可用弱属社群等社会议题作为题材。

欧文杰:是否仍有创作自由 电影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导演欧文杰在接受本报节目《珍言真语》访问时表示,是否仍有创作自由,相信电影人士的心中都有一把尺。甚至一些电影系学生都开始觉得,自己日后会否因担心违法国安法而自我审查。

他亦批评,港府原本指国安法“只影响一小撮人”,但“越拉越多人”。虽然现在只是将国安法纳入《电检条例》,但他担心未来整个文化教育都会陆续受影响,他亦担忧未来政府在有需要时,会将条例再收窄。

欧文杰指如今政府就国安法推行的电检制度并不限于香港制作的电影,而是包括所有在电影院放映的电影。不论是韩国或是好莱坞电影, 只要有关当局觉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意识,就不能上映。 例如之前上映的电影《逆权司机》就在大陆被禁播。他质疑在条例下,类似电影他日是否能在香港的电影院上映,修例“ 对香港观众日后能在香港观看什么电影也有很大的影响”。

莫坤菱:港已有白色恐怖 修例是红线变阔

以反送中为背景的短片《执屋》,今年6月参与“鲜浪潮电影节”时因未获电检处发出准映证而取消放映。《执屋》导演莫坤菱昨日(25日)接受“立场新闻”访问时表示,《执屋》的故事涉及反送中运动期间网上流传的被捕须知,提醒被捕人要“执屋”,避免个人物品成为不利证据。

她指,电检处要求片名不能用《执屋》,及删除14处短片内容,全部都是“在家中收拾的情节”,她推测当局“很介意执屋这个字眼”。对于修订《电检条例》,莫坤菱认为香港本身已经有白色恐怖和自我审查,修例对创作人而言是“再阔了的红线”。◇

责任编辑:邵亦

相关新闻
《理大围城》评III级 电检处意外为影片作推手
香港政府修紧电影检查条例
台民团吁港府撤回对邹幸彤等七人之追诉
组图:台风苏拉逼近香港 市民谨慎防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