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展漠视“香港制造”

德保雪粒厂面临结业 77年历史悦和酱园面临被迫迁

人气 52

【大纪元2022年10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麦碧、林一山香港报导)近月,陆续有本港乡郊工业面对收地迫迁等问题,最终要被迫停运或结业。继早前志记鎅木厂、Mil Mill喵坊回收厂后,位于屯门新庆村,已开业逾40年的“德保雪粒厂”,近日亦面临政府因发展土地,突收回厂房用地,或被逼结业。位于古洞北第二期发展地带、有77年历史的“悦和酱油”昨日亦批评政府规划的路段疑似阻碍其厂房,又质疑政府未有跟他们交代工程安排。

冰厂创办人之一梁女士向本报表示,自2014年起,已得悉政府倡议由古洞北开始至屯门及元朗,大范围收地发展北部都会区,但万料不到当局突然回收冰厂用地,令她感到很愕然和措手不及。梁女士表示,德保雪粒厂由1981年开始生产卫生食用冰至今已逾40年,“德保雪粒厂,绝对系香港制造”。她认为,政府发展北都会用地势在必行,作为逾半个世纪的土生土长香港人,非常支持政府发展土地;唯作为乡郊棕地工业持份者的她批评,政府是次绝对是“零安排”,对香港民生所需的工业既没有任何支援,亦没有任何咨询或长远策略,对此她感到不公义,极度遗憾及愤怒。

德保雪粒厂销售总监林伟达向本报表示,政府是次收地对冰厂影响极之大。他形容政府在整个过程中,正式跟冰厂接触的次数极少,同时亦未知政府会否有土地安置、厂房重置、时间表等后续安排,厂方现时感到无助及无奈。他说,城规会曾举办申诉大会,但会上厂方所有申诉均被“反对”。政府其后更书面回复厂方表示,“没有一换一政策”、“没有无缝交接政策”,政府亦不会干涉厂方商业行为。林伟达质疑,何解为了征地起楼,却忽视一个在香港扎根40年的本土企业,“我们都是made in Hong Kong”,他强调。

德保雪粒厂第二代负责人、执行董事陈衍行表示,厂房位处拟议计划项目东南边缘,他曾经资询能否原址保留,但政府以兴建公屋为由拒绝。他亦曾向元朗创新园查询,唯得知该区租金昂贵和租期短,而无奈放弃。他批评政府从未协助觅地重建厂房,只要求冰厂迁走,变相将他们逼入绝路。陈衍行又表示,冰厂共聘约150名全职及外判工,若最终被迫结业,工人的生计将会不保。

饮食业冰粒供应大受影响

据资料显示,德保雪粒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全香港最大食用冰粒生产商之一。为全港三至四成餐饮业提供食用冰粒;同时冰厂亦会按客户需求,供应冰雕制作、冰鲜保存、冰链物流配送和冷库租用等服务。另外,建筑业也需要雪粒厂提供冰粒添加进石屎中用作降温,约占整个市场供应约二至三成。冰厂亦会向酒店业、连锁餐饮集团、主题公园等,逾3千个客户提供柠檬片、鲜鸡蛋、粮油杂货。

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担心,万一德保雪粒结业,将会对饮食业界的冰粒供应大受影响,估计其它冰厂,未能于短期内取代德保雪粒供应量。即使业界可购买制冰机自行制冰,他质疑短期内有否足够制冰机供应市场需求。

新思维副主席黄俊琅批评政府,完全不重视本港工业,政府部门的做事方式亦十分官僚,促请现届政府协助德保雪粒,另寻租金较平的用地并提供补贴等等。

悦和酱园质疑政府未交代

另外,厂房位于上水古洞石仔岭的“悦和酱园”,昨日在Facebook专页上载了一幅古洞北发展规划图,并配上“Next station is…?”(下一站是?)字句,疑似暗示自己是继“Mil Mill喵坊”、“志记鎅木厂”等工厂之后,下一间面临被迫迁危机的本地厂家。

该帖文还写上“一分为二刀”、“你规划果条路挡住了我间厂呀”和“礼貌上都应该同人交代一下安排呀?”,批评政府规划的路段疑似阻碍其厂房,又质疑政府未有跟他们交代工程安排。

悦和酱油的厂房位于古洞北第二期发展地带,地政总署已经在2019年9月展开第一阶段工程的收地程序,预计首批私营房屋和公营房屋住户分别于2023年和2026年入伙,在2031年完成整个发展区的所有主要工程。

2019年下旬,悦和厂房副经理兼第三代传人庞中衡(Jack)在《香港01》专访时预计,政府将于5年后(即2024年)开始收地工作。Jack当时表示:“有得做都一定会做落去,始终系值得传承的本土工艺!”他指工厂是依靠生产线维生,一旦生产线因搬厂中断,没有货源,便会失去很多客户。当时他又称不能够坐以待毙,已找专人评估情况和准备寻觅新土地。

在1945年于香港成立的悦和酱园,生产各类酒、醋、豉油及各类调味品供应本港各行业。◇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加国港侨为罹癌弟开店 支持救生艇计划特聘港人
美领事柔性劝告北京 学者:香港“无运行”
香港六款彩色或图案口罩含菌量超标
东莞老牌电子大厂停业 清零封控推升失业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