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内视镜超音波检查 精准揪出黏膜下病灶

除检查功能,内视镜超音波还可采样、引流或注入药物治疗肿瘤。(大千综合医院 提供)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2年10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56岁的陈小姐近日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因此到医院就医检查。医师以胃内视镜检查发现,她的食道上段有一个黏膜肿块,怀疑是黏膜下肿瘤,为确认肿块状况,另安排内视镜超音波检查。所幸,检查结果为良性肌肉瘤,只需定期追踪即可,让陈小姐松了一口气。

大千综合医院肝胆肠胃科主任洪吉来表示,内视镜超音波是结合内视镜与超音波的检查工具。一般超音波检查是经过皮肤为体内进行扫描,可从各种角度观察身体内部器官,但若遇到气体或骨骼阻挡,就无法进行完整的检查;内视镜检查则可透过镜头进入体内,能清楚看见器官的表面是否有损伤、出血等,但对于黏膜下的病灶问题,就无法给予明确的诊断。

透过内视镜超音波可诊断上下消化道、胰脏、肝脏和胆囊的病症。
透过内视镜超音波可诊断上下消化道、胰脏、肝脏和胆囊的病症。(大千综合医院 提供)
透过内视镜超音波可侦测黏膜下深层的肌肉层,并判断肿瘤的类型及分期。
透过内视镜超音波可侦测黏膜下深层的肌肉层,并判断肿瘤的类型及分期。(大千综合医院 提供)

而内视镜超音波检查结合内视镜与超音波的优势并排除两者的缺点,可以帮助诊断上消化道(食道、胃和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结肠和直肠)以及胰脏、肝脏和胆囊等器官的状况。在检查过程中可以侦测到黏膜下深层的肌肉层,并判断出肿瘤的类型为良性或恶性,若确诊为恶性肿瘤,也可依肿瘤的进展程度或侵袭性对癌症进行分期

。除了检查功能之外,内视镜超音波还可以进行穿刺采样、切片,或是细针引流脓水,甚至协助注入药物来治疗肿瘤等病灶。

洪吉来主任表示,透过内视镜超音波检查可以更容易的判断出器官内的各种异常,也能协助较不易检查的器官(如:胰脏)及早发现病灶,并给予病人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