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成功打造熟龄企业典范 放大长者就业热忱

立委张育美呼吁,使高龄者不被生理年龄所限制,秉持“吾龄”心态,乐于投入劳动参与。(立委张育美服务处提供)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2年02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随着超高龄社会的即将到来,如何形塑“熟年‘心’生活”,使高龄者不被生理年龄所限制,秉持“吾龄”心态,乐于投入劳动参与,是立委张育美经常思索的课题。

张育美去年曾于立法院卫环委员会,引用OECD国家2020年高龄者劳动参与率数据,藉由比较各国65岁以上高龄者劳动参与率,向劳动部质询“中高龄者续留或重返职场”的议题。其中,相较于南韩高龄者劳动参与率为35.3%、冰岛为31.6%、日本则为25.5%;我国仅有8.8%,显示在政策与就业环境上,仰赖现有“中高龄者及高龄者就业促进法”成效依然不彰。

张育美说,进一步探究南韩高龄者劳动参与率高的原因,张育美关注到南韩的两则成功经验。熟龄企业EverYoung以55岁以上为聘雇对象,并以降低工时、减轻长者体力负荷等方式,佐以大量在职教育训练、配合长者再就业的自我期许,进而率领高龄者为公司创造漂亮的营收成绩单。

此外,南韩首尔市的“50plus人才复兴计划(50+ Renaissance Project)”,则是结合市区内学校与政府资源,改变传统以长者就业媒合为重心的服务模式,强调熟龄族群的职涯探索,使其找到“我想做的工作”,并从中获得“被肯定”的生活价值。

张育美认为,这样的经营与服务模式,适足成为我国拟定中高龄与高龄者就业政策的参考。意即,除以奖励、补助,鼓励企业留任外,亦可进一步促使企业探索“长者优点”,并改变既有管理模式。使长者仍有机会于工作中获得“成就”与“价值”,同时更能为企业社会责任、稳定中高龄者劳动参与带来双赢。◇

责任编辑:李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