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25):君子不器

作者:薛驰
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西周早期 凤纹方座簋(国立故宫博物院
font print 人气: 38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十二》)

【注释】

器:(一)器皿。器皿都有专门的用途,喻指专门的人才、特定的才能。(二)器皆有容,又可引申为器量、格局。(三)道、器相对而言:“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易经‧系辞传》)。

【讨论】

这是《论语》中最短的篇章之一。“君子不器”这四个字,似乎人人都有各自的理解,但很难确切解说。

关于“器”字,(先于《论语》的)《道德经》中有十几处,其中说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帛书本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后,儒家经典《礼记‧学记》中也说:“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大意:有很高德行的人,不限于担任一种官职;普遍的道理,不只适用于一件事物;最高的诚信,不限于誓约;天的四季变化,也无须整齐划一。)

就《论语》而言,除此章外,“器”字凡见四章:

(一)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有褒有贬。在这里,他批评管仲器量小,不节俭,且和季氏一样不知礼。

(二)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冶长》)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

(三)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孔子说君子用人时,总是能依其才能大小,量才而用。

(四)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孔子说工匠得先有精良的工具,才能把工作做好,完善其事。这里是比喻行仁要掌握的要道。

简单说来,“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因此,多将“君子不器”解读为“君子不像器物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这也不错。可为什么“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呢”?

大家知道,一物有一物之用,一个人也不可能是个全才,什么都懂、都会,那么如何理解“君子不器”呢?

《论语注疏》说:“此章明君子之德也。器者,物象之名。形器既成,各周其用。若舟楫以济川,车舆以行陆,反之则不能。君子之德,则不如器物,各守一用,言见几而作,无所不施也。”

这个意思还很抽象,可以参见《里仁》篇里孔子所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大意,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合乎义才合适恰当,合乎义,就行了。

其实,“君子不器”和上章的“温故而知新”要贯穿起来理解,都要求一个人能“志于道”。有道在心中,不仅能“温故而知新”,而且能“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向往的至高境界,就是“垂衣裳而天下治”。孔子启发有志于作君子的人,“不器”,不自我设限,而是志向宏大,不断突破,止于至善。

不过,也有人这样解读此章:君子处世,当有自己的志意,不能像器物一样,随人所用!也算一家之言。

更有意思的是,《论语》在翻译成法语时,有人将“君子不器”解释为“君子不把任何人当器皿对待”。西方文化强调人的尊严、个人自由,如康德讲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种解读,令国人耳目一新,却也不能说不在孔子之意之内。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语集注》(朱熹,载入《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张林杰:对“君子不器”之解读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1223.html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