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钥】七十两银子换来一家性命

作者:泰源整理
三件奇人异事。三位主角儿的遭遇有如泥中金矿,展现给后人一把把金光闪烁的人生之钥。(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671
【字号】    
   标签: tags:

纪晓岚留下献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北靠京津,东临渤海,南通中原,西接石家庄)的三件奇人异事。三位主角儿的遭遇有如泥沙金矿,展现给后人一把把金光闪烁的人生之钥。

助人之急 不乘人之危

清朝时,献县有一个姓史的捕役,后人已经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此人不拘小节,但性情刚直豁达,非常看不起那些行径卑鄙龌龊的小人。

一天,他从赌场归来,看见有村民夫妇、孩子哭成一团。邻人告诉他:“这家男人因为欠了豪绅的债,无力偿还,只好卖妇抵债。他们夫妇平日关系极好,而孩子还在喂奶,现在妇人必须离开他们,一家人哀伤哭成这样子。”

史某问:“欠了多少钱?”说是三十两银子。
史某又问:“卖了多少钱?”
邻人说:“卖了五十两银子,给人作小妾。”
史某脱口而出:“可以赎回来吗?”
邻人说:“刚订了契约,还没付钱,当是可以赎。”

史某立刻拿出刚从赌场赢得的七十两银子,交给那卖妻的村民,对他说:“三十两银子拿去还债,剩下的四十两留作谋生的费用。不要再卖老婆了。”

村民夫妇十分感激史某,便把他请到家里,杀鸡摆酒招待他。用过酒饭之后,村民借故抱着儿子出去,出去时给妻子递了个眼色,让她陪史某睡觉,以报答他的资助之恩。妻子会意点了头,便对史某说起亲昵的话。

史某觉察到后,便正颜厉色地对她说:“我史某半世为盗贼,半世为捕役,杀人不曾眨眼,然而在人危急之下沾污人家的老婆,我是绝对不作的。”说完,扬长而去。

半个月后,刚刚忙完秋收,史家的村子在夜间突然发生大火。此时,家家户户的屋上屋下里里外外都堆积着秸秆柴草,史家也不例外。当他们醒觉时,周围已是烈焰熊熊,史某自知无法冲出火海,便和老婆孩子闭着眼睛坐在床上等死。

恍惚间他似乎听到房顶上有人遥呼的声音,说道:“上苍有急令,史某一家免死。”随后一声巨响乍起,屋后面的墙壁塌了半面,烈焰好像一刹那间让开了路,史某左臂携着妻子,右臂抱着孩子,就像有人助他一样,腾地跃出火海。

大火熄灭后,村里一共烧死了九人,邻居们都合掌对他说:“前些天我们还在背后笑话你太傻,没想到七十两银子是赎回三条命的钱。”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认为这事真是上苍在保祐他,捐钱之功占十分之四,拒色之功占十分之六。

正是秋收后的时节。 (Pixabay)

心诚得救

同样是在献县里,有个韩守立的妻子俞氏,服侍祖婆婆十分孝顺。乾隆二十五年,祖婆婆眼睛失明,她千方百计为她医治祈祷,然而都没有效验。

有狡诈之徒骗她说,割肉熬油点灯,祈求神的保佑,很快就可以痊愈。妇人在焦急之下,没有细想这是骗人的诳语,就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熬油点了起来,过了十几天,祖婆婆的眼睛竟然复明。

俞氏受欺骗真也是愚笨,但是正由于愚所以心诚,由于心诚所以感动了鬼神。这是无理之中反衬的精深不凡的道理。

乞丐拾金不昧得好报

献县的乞丐王希圣,生下来就双脚卷曲,只能用大腿和手肘支撑着挪移身子。有一天,他在路面上拾得二百两银子,他把银袋藏到草堆里,坐守着等待失物的人。

一会儿,商店主人张际飞慌慌张张寻来。看到他便问,说刚才在路上遗失了银子,问他有没有看见?

王希圣问他遗失了多少银子。张回答说二百两,数量与王希圣拾得的银子相符,王希圣就拿出银子归还给他。

张际飞当场要把一些银子分给王希圣,表示酬谢,王不肯接受。他就把王希圣请到了家里,商量供养他一辈子。

王希圣说:“我的形体天生残废,是上天所给予的惩罚,违背天意在你家坐吃,一定会有大的灾祸降临。”说完就坚决地离开了。

后来,他疲困中躺在裴圣公的祠堂下面休息(裴圣公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从志书里也不能知悉。据世代居住该地的人说,对裴圣公求雨很灵验),忽然有一酒醉的人扯他的脚,让他痛得撕心裂肺。醉人离去后,王希圣把脚一伸,两只蜷曲的小腿竟然直了。他从此就能够正常行走了,一直活到乾隆三十六年。

张际飞本是纪晓岚先祖父的门下宾客,纪晓岚曾经见到他,听他亲口一五一十讲述了这件奇人异事。该是王希圣的行善,理当得到报答,然而他安于自己的命运,不接受回报。所以神就给了他一个回报了。这些真人异事岂不是貌似无理却蕴含着深奥的生之理吗?!@*#

资料来源:《阅微草堂笔记卷四ㆍ滦阳消夏录》

─点阅【人生之钥】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商人总是把利益摆在第一位,不顾礼义道德,甚至过去有句俗话说“十商九奸”,指责商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行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道德高尚,品行良好的商人,他们不为巨大的利益所诱,分毫不取别人的钱财,清高自守,义气干霄。本文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 一对来自不同家境、贫富差距极大的男女同学,有志竟成终成眷属,但是,后来遭逢战乱生离死别……,道尽人生无常。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