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货币政策指标人物落马 金融领域动荡

【大纪元2022年05月21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东方皓综合报导)中国人民银行(中共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旗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人保投控)原党委委员苏新发两天内相继落马。孙国峰是中国货币政策指标人物。苏新发落马之前,人保投控原总裁刘虹、副总裁刘继东已相继被查。

人保投控原党委委员苏新发被查

5月19日,官方通报称人保投控原党委委员苏新发被查。

苏新发,1966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2007年11月进入人保系统工作。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苏新发任北京西长安街八十八号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3月至2017年2月,任该公司职工董事、副总裁、党委委员;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任人保投控党委委员。2019年11月,苏新发被免去人保投控党委委员职务;2021年3月,辞职。

人保投控2007年8月23日设立,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全资子公司。人保投控是人保集团旗下的不动产和养老投资管理平台,业务领域涵盖不动产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不动产经营、养老产业投资、物业管理和服务等多个领域。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人保投控总资产67亿元,净资产50.82亿元。2021年人保投控净利润2.46亿元。

人保投控原总裁刘虹、副总裁刘继东相继被查

除了苏新发外,人保投控此前也有多名高管也被查。

2019年3月,人保投控原党委书记、总裁刘虹落马。2020年8月31日,刘虹获刑13年,并被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

刘虹被指控2010年至2019年利用担任人保投控党委书记、总裁等职务便利,接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请托,在金融业务活动、股权转让、人事工作安排等方面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股权和人民币、加油卡、购物卡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057.8223万元。

刘虹被查三个月后,2019年6月,人保投控原党委委员、副总裁刘继东也被查。

2022年以来,保险业已经有多名高管落马。

2022年1月4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福建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徐敦鹏被批捕; 1月8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落马;4月26日,太平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邵立落马;5月8日,大地保险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陈勇被查;5月12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沈曙寰落马。

中共央行货币司司长孙国峰落马 妻子同日被查

5月18日,官方通报称中共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落马。

据财新网报导,孙国峰5月18日早上到央行后,即被通知被免职并调查;而他在央行下属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工作的妻子也于同日一起被留置。

报导称,当日傍晚孙国峰被调查的消息即被披露,这显示有关方面针对他的调查应持续了一段时间。

央行内外对孙国峰评价不一。由于他曾多年从事公开市场业务,债券市场多对他印象深刻,称其专业能力强;但也有不少接触过他的人称其专断,在内部颇有微词。

报导称,2021年下半年,孙国峰曾因个人作风问题遭到在央行工作的社会劳务人员实名举报,虽然一时未造成外部影响,但此后就他被调查、可能被调离等说法不断,并导致他这次被查的消息并没有令外界过于震惊。

知名财经爆料人“曹山石”在推特发帖说,“央行货币政策司原司长孙国峰去年就因男女关系被实名举报,平安过关——这次连同老婆一同被查,说明不是个人生活作风问题。”

孙国峰1972年7月出生,黑龙江黑河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即进入中共央行工作,大部分时间是供职于货币政策司。历任货币政策司公开市场业务处副处长、外汇业务处处长、货币政策司副司长。2016年他升任中共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2018年8月回归货币政策司掌舵。

孙国峰是中国金融圈货币政策指标人物

中共央行货币政策司主掌研究拟订货币政策调控方案、本外币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公开市场操作方案和操作规程等,是操作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核心单位。

孙国峰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4月14日,中共央行召开2022年第一季金融统计数据记者会。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当时人民币持续走贬,央行是否降准引发关注。

孙国峰当时在记者会上称,“下一步,央行将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援力度。”

4月25日,中共央行宣布降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人民币5300亿元,但并未降息。

中央社5月18日报导称,在中国金融圈,孙国峰是多年来的货币政策指标人物,经常出席论坛、发表文章并出版数本专业著作。他突遭免职被查,已引发市场议论究竟是涉及贪腐还是政策图利。

知情人士:央行未充分与中央保持一致

《华尔街日报》5月19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共央行高官孙国峰因涉嫌泄露官方经济统计数据被调查,先前北京方面批评央行未充分与中央保持一致。

知情人士说,调查的重点是孙国峰是否与某些金融机构的个别债券交易员分享了宏观经济指标,如衡量通胀的指标,以换取个人利益。

中共中央巡视组去年10月起进驻包括中共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25家金融机构,并在今年2月完成巡视时称,一些机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不足,甚至有以监管谋私、廉洁风险等问题。

《华尔街日报》当时引述消息报导说,这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要求审查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是否和遭监管的蚂蚁集团及出现债务危机的恒大等民企关系过密;同时也要求央行不得发出和中央态度不一致的言论。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资本健康发展”举办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会中称,要加强资本领域“反腐败”。

中国问题专家利明璋(Bill Bishop)在新闻通讯Sinocism中分析,这显示之后还会有更多与“资本”相关的贪腐案件被披露。

大陆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3日报导,梳理中央和地方纪委监委网站,2022年以来至少有24名金融系统高官被调查;其中来自中共央行2人、中共银保监会(含原银监会)2人,其余主要为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高管。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受贿三千万 人保投控前总裁刘虹获刑13年
中共央行货币政策司前司长孙国峰落马
王赫:中国的银行风险已经浮现
中共央行高官孙国峰落马细节曝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