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民对中港器官互通机制有担忧

有传媒引卫生署职员称不论是否已登记可先申请取消

人气 39

【大纪元2023年05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杨日、叶泽宇香港报导)港府正研究和大陆建立恒常的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当局前日透露过去5个月收到5,785个取消登记的申请,超过一半是从未登记或重复取消的无效申请。有传媒引述卫生署前线职员指,若市民不肯定有否登记器官捐赠,仍可以提交取消登记申请。

医卫局前日发稿,提到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共收到5,785个取消器官捐赠申请,当中超过一半是从未登记却申请退出或重复取消的无效申请。当局认为,“不排除少数人的意图是扰乱中央名册的代表性及增加政府人员的行政负担”。

据“光传媒”报导,一般市民要核实自己有否签署器官捐赠的程序相当繁复,市民“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官网“查阅资料”时,要提交中、英文姓名,香港身份证号码、香港通讯地址等资料。当局收到要求后,会征收打印费用,市民收到缴费单并缴交费用后,才会于40日内收到卫生署书面回复有否登记过器官捐赠。

报导向卫生署前线职员查询,若不肯定有否登记过器官捐赠,是否可以申请消登记,若最后是“没有登记”,会否成为“恶意取消”。职员称仍可以先取消,“你唔肯定就自己取消咗先”。

有市民对互通机制有担忧 考虑取消登记

另外,已登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听众Sam昨日在一个商台节目表示,他在3、4年前曾与家人沟通自己有器官捐赠意愿,唯他近日正考虑取消登记。他表示,对中港器官互通机制有担忧,提到大陆今年1月有1名15岁学生失踪,但大陆那么多监控措施却找不到,他又说,“我有些朋友在国内,譬如他们亲戚离世,好多时候话验尸阶段都没到就火化了,令人怀疑尸体是否完整、有器官呢?”

即使港府声称器官移植互助机制是公开透明,但Sam认为很难挽回信心,“不是很轻易(能挽回信心),它要做很多事。通常政府的说法都是说了就当成是完善了问题,但实际做下来,好多时措施都有不足”。他又认为,很多人取消器官捐赠登记可能是担心“被登记”,所以不论自己是否已登记都先申请取消。

被问到是否因为看到网上言论才考虑取消登记。Sam强调没有在网上看见有呼吁一起取消器官登记的消息。

移植学会冀当局提供更多资料

香港移植学会会长兼肾科医生马锦文昨早在同一个节目,表示对取消登记人数大增感担心和关注。她又指,现时本港轮候换肾的人数很多,认为有可供移植的器官,基本上捐出肾脏的很少,但找不到合适接受移植的病人。

对于本港与大陆商讨设立恒常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机制,马锦文坦言:“(移植器官)到大陆那边会怎样,我们暂时都未掌握。”

有人担心捐出的器官,会被大陆“重要的人”优先使用。马锦文亦指,现时业界都希望有多些相关讯息。她指出由于两地制度不同,有不少问题需要克服,故相信不会一时三刻便可以成事。

她又指,即使在香港,两间医院安排病人接受交叉器官移植手术,都需要时间商讨及考虑。她建议当局亦提供更多资料,加强与业界的沟通,藉以增加社会大众对器官捐赠的信心。◇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香港女婴移植来自大陆的心脏 器官来源不明
国际关注组织呼吁港人勿做活摘器官的帮凶
港亲共议员推默认器官捐赠 与大陆共用配对系统
港大建呼吸道类器官培养系统 揭示Omicron BA.5高度传染机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