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感觉不适却诊断不出?现代“病”该如何治

作者: 张书陆

亚健康最显着的症状是易疲劳。(Shutterstock)
人气: 134
【字号】    
   标签: tags: , , ,

编者按: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明明不舒服,却检查不出有什么病,医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给这类状态起了一些新名称,比如:亚健康。

因为用现代医学检测它们不是“病”,所以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这些现代“病”到底是如何出现的,能治好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现代医学依赖检验数据的弊端

现代医学有一个盲点,那就是无论任何疾病,一切都必须依靠检查(检验)数据,脱离了检查(检验)数据,就不会治病了(尤其是那些刚毕业的医科生)。以高血压病为例:某甲平常没有不适的感觉,但在体检时发现血压为一六○/九五毫米汞柱(参考范围为九○~一四○/六○~九○毫米汞柱),于是就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可是当使用常规降压药物将血压降至正常值一二○/七五毫米汞柱后,却出现头晕乏力、四肢倦怠、昏蒙等症状,生活品质反而大为降低。某乙自觉身体非常不舒服,感到明显的无力、头晕、疲倦、纳差(即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化验结果都显示为正常。因为得不到一个明确的诊断,这时医生也常常束手无策,于是就把自主神经失调、症(即歇斯底里)、亚健康等医学名词套用在这些病人身上,治疗上也无良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在现代医学概念中,化验和检查的结果是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它只注重单个指标的数值大小或某一器官的形态变化,如果你在检查中发现某个指标出现异常,或是某个脏器形态发生变化,不管这种异常对你的正常生理状身体会不会出现不适,西医就不管了,他们认为只要指标正常了,治疗目的也就达到了。而当人体生理状态受到影响,产生了各种不适,但在化验检查中又发现不了异常的时候,西医就不承认这是疾病,化验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会有病?肯定是心理因素。既然不是病,那当然也没有治疗的手段,这就是只注重化验检查而不注重人体内在平衡在疾病中的意义所造成的。

现代医学所做的各种化验指标或检查结果只是表明一种存在,当它们有异于正常的参考数值范围时,我们需要将这些异常资料和人体整体平衡结合起来考虑。如果这些化验、检查结果的异常对人体整体平衡造成了破坏,人体出现了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我们才能诊断为疾病。反之,如果这些化验、检查的结果只是人体在某一特定生理状态下的一种特定表现,它的异常并没有造成机体内在平衡破坏的,那就不能称之为疾病。比如说,人在受到惊吓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但这种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是和人受到惊吓时的状态相适应的,当外界刺激消除后,心跳和血压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在受到惊吓时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就不能认为是疾病。

中医并不是排斥现代检查,而是强调把检查和人体内在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体内在平衡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最终依据。中医把这种以机体内在平衡为着眼点的健康状态称为“阴平阳秘”,当“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就产生了疾病。

了解了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前面的例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了。第一个病例中,某甲虽然有血压值偏高的事实,但他的“高血压”有可能是紧张、惊吓、熬夜等一时的情绪或生理反应,也就是说,他内在各系统是处于平衡健康状态的。在本例中,一六○/九五毫米汞柱的血压状态就是人体自身调节的结果,而且这个调节是适度的,它并未破坏人体的内在平衡,所以人体感觉舒适,没有疾病的征象表现出来。相反,如果低于这个血压水准,那就会导致大脑和全身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这就是服用降压药后人体反而出现头晕乏力、四肢倦怠、黑蒙等疾病症状的原因。

第二个病例中,某乙虽然在检查中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他体内的“阴平阳秘”状态已经受到破坏(至于是什么破坏,我们可以透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来获知),但对于这种破坏现代仪器又无法检测出来,所以虽然化验检查正常,但人体却感觉不适。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知,人体内在平衡的破坏才是疾病根源。

现代疾病预防学的三大新概念

在古人的防疫智慧中,有一重要思想体现了中医的精髓,那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也可用提升自身免疫力这种方法降低病毒的感染率。

中医防病治病的思想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现代疾病预防学明确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新概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第一级预防─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消除或阻断致病因素的作用和累积影响,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也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疫病发展迅速、症状重、流行快,对病人要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的抗邪能力外,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譬如隔离检疫医事制度的实施,以及加强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污染,讲究饮食和个人卫生,对六淫、疫疠等应避其毒气,就能对预防疫病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第二级预防─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在发病期,及早、有效地进行治疗,减轻疾病的危害,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所以比较易治。倘若不及时治疗,病邪就会由表入里,病情加重,正气受到严重耗损,以致病情危重。因此既病之后,就要争取时间及早诊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局部到整体,防微杜渐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

第三级预防─愈后防复

所谓愈后防复,是在发病后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暂缓或避免疾病恶化、致残或死亡,使机体逐步恢复健康。疾病初愈,虽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愈,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整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在患病之后,可适当用药物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以期早日康复,从而避免疾病复发。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这既是对《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后世医家防病、治病很好的启迪。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医学又赋予它新的内容,使治未病思想更具科学性及实用价值。《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篇》中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观点,接着又先后提出“若五脏元气通畅,人即安和”,以及“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和“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等论述,说明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能否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就是“五脏元气是否通畅”。更可贵的是,张仲景还进一步提出了病邪“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的有病早治思想,并具体提出了一系列“五脏元气通畅”的防治措施,即“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他也告诫要“房室勿令竭乏”和“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并注意到四时节令和气候应相适应,节令先至、不至、太过或不及,都会使人的机体不通畅而导致发病,因此必须注意调摄以防病。

中医疫病的辨证要点可归纳为:寒疫按六经辨证,温热类疫按卫气营血辨证,湿热类疫按三焦辨证,杂疫按脏腑辨证。

现代学用接种疫苗来预防病毒性传感染病,如前所述,这种方法常滞后于病毒变异的速度。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是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

“亚健康”的自我保健

医学家根据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分为三种:健康的人、患病的人、介乎其间称为“亚健康”的人。

“亚健康”的身体状况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又称为第三状态。中外医学家调查发现,大约半数以上的人程度不同、时间或长或短地处于第三状态。

一般可在嗜烟酒者、夜间工作者、生活或工作环境常转变者中见到亚健康者,处于性成熟期、更年期、妊娠或产后期的人,身体状况也易处于第三状态。当人过于肥胖,或患有龋齿、低血压、低血糖等症状时,身体更易进入第三状态。

“亚健康”既可说是健康的,也可说是有病的,当人处于这种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时,其工作能力、精神状态及体能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在工作上表现为缺乏朝气、办事效率低、缺乏创造性,自我感觉是容易疲劳、精力不足、目涩耳鸣、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皮肤干燥等,但体检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常令人莫名其妙。许多人往往不在乎,殊不知这是很多疾病的起源。

研究指出,造成人的身体状况进入第三状态的原因属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多种综合性因素,尤其是环境污染、饮食不当、某些职业因素、个人生活习惯,对身体第三状态的形成更有直接影响。

  • 治病治本

“回归大自然”是近年来医学家对人们的忠告。长期在都市、居室内生活的人,受大气、声光、电磁污染机会多,身体极易呈第三状态。因而亚健康者应经常到郊外、户外进行日光、空气,水浴锻炼,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以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经常改变的适应力,增强体质和自身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活力、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利于改善睡眠状况、消除身体疲劳。

  • 饮食治疗

亚健康最显着的症状是易疲劳。要消除疲劳首先要确保一日三餐吃饱吃好,特别是早餐要吃好,要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鱼虾、豆制品等,充足的蛋白质不仅可以帮助消除疲劳,还可避免发生龋齿。

当亚健康者出现失眠、头晕、心顿时,要多吃养心安神食品,如煎服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也可单食龙眼肉。当神经衰弱、皮肤干燥时,可食用健脑益精、滋肤润肌的食品,如莲肉、龙眼肉、百合、大枣、猪骨、糯米等煮粥食效果更佳。若是血虚、紧张引起的神经衰弱,可吃桑椹,也可配熟地、白芍煎服。

如果出现目涩耳鸣等症状,应进食明目利耳的食品,多吃些动物的肝、肾,如牛肝、猪肝、牛肾、猪肾等,此外枸杞肉末、银耳枸杞汤等,对消除双目疲劳效果很好,芹菜、菊花、松子、芝麻也是明目利耳的食品。

  • 药物治疗

主要是对症下药,控制症状,如食欲不振可口服保合丸、山楂丸等健胃药。对顽固性失眠者,最好交替或轮换服用安眠药,避免成瘾。要记住“是药三分毒”,亚健康者千万不可滥服药。

  • 体育锻炼

亚健康尤其要重视体育锻炼,要多参加团体活动和公益事业,戒除不良的烟酒嗜好,不要强迫自己去应酬。⊙◇

书封。(出色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提升免疫力,抗病毒,防疫:和国医张步桃学习固本扶正抗毒邪的智慧》,出色文化提供>

.这些病不用吃药 吃对食物就会好!
.日本名医亲授 如何让肠内益菌增殖
.自我做淋巴按摩入门知识 11要点须牢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