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还路于民游行 雨中写历史

还路于民大游行20日下午在凯道登场,不少民众冒雨拉着布条、高举标语参与。(中央社)
人气: 41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3年08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路权团体“行人零死亡推动联盟”20日举行“还路于民大游行”,本次游行也是台湾史上第一次所有总统候选人、交通部长都参加的游行抗议活动。游行前台北市下大雨,但仍有许多民众在台下冒雨聆听表达支持。

2008与2022相比,各国行人伤亡人数增减(下半)。
2008与2022相比,各国行人伤亡人数增减(下半)。(行人零死亡推动联盟提供)
2008与2022相比,各国行人伤亡人数增减(上半)。
2008与2022相比,各国行人伤亡人数增减(上半)。(行人零死亡推动联盟提供)
2022年各国行人死亡人数比较。
2022年各国行人死亡人数比较。(交通乌托邦X散步台湾提供)

本次游行蓝绿白三党总统参选人,均率党公职民代参与。活动开始前,台北市突然一场雷阵雨,许多人员纷纷移往树下、遮雨棚下避雨,舞台前方仍有数百人不畏风雨相挺,根据主办单位估计,本次游行活动共有31个政党及民间团体参加,人数约2万5千人。

活动所提的五大诉求包含:健全人行设施(例如道路瘦身减车速、提高市区人行空间占比)、改革驾训和驾照考验及驾驶人管理制度(例如加强违规记点及回训)、执法捍卫行人路(例如全面取缔不停让行人的驾驶)、重建交通法制(尽速通过交通安全基本法)、推动零死亡愿景。

行人零死亡推动联盟表示,种种事故皆源自于国家制度的缺失,这就是交通暴力,本次游行就是要大家用双脚,表达对现行人本交通工程缺乏的不满,并呼吁政府立刻听取民众诉求,展现决心和魄力改革整体的交通环境,实现真正的行人零死亡愿景。

交通部长承认没做好 鞠躬致歉

主办单位也安排小朋友代表向交通部长王国材递交行人宣言诉求,小朋友向王国材说,“部长叔叔,希望我有安全的路回家”,王国材则频频点头,并为台通交通做的不好,鞠躬向国人表达歉意。

王国材表示,如何让小朋友、长辈、身障朋友和所有民众有安全的交通环境,他身为交通部长,责无旁贷且刻不容缓,他知道大家都很急着想改善交通,如何实现还路于民,让所有人在道路上或过马路时不会受到安全威胁,他与大家目标一致,盼纳入更多建议,把安全做好。

针对“还路于民大游行”提出5项诉求,王国材说,每项诉求他都读过,会将每个建议和细节,纳入行人交通安全改善政策。他表示,交通安全和行人路权需要跨部会合作,但过去中央和地方权责不清,现在推动交通安全基本法,将中央和部会的权责写清楚,层级也提高到行政院开道安会报,由全国各部会、各级政府,一起把行人交通安全做好。

有关行人设施改善部分,王国材说,有短中长期目标,短期最急迫的是全国有600处严重易肇事路口,现在开始到明年底会优先改善。他表示,只要他在交通部长任内一天,就将交通行人和安全改革作为重要的事,努力拼2030行人事故减半、2040年行人死亡归零。

赖清德提三承诺 允2040年达零死亡

代表民进党参选总统的副总统赖清德致词时表示,感谢冒雨前来的民众,大家的心都一样,希望为台湾的交通安全尽一份心力;身为执政党一员、也是总统参选人,他有责任来聆听大家的意见,更有义务落实每项意见,达到实质改善台湾交通安全。

他表示,未来将秉持“以人为本”、“智慧科技”两大原则,并落实三大承诺,一是落实行政院日前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本着道安、监理、交通、执法等4大面向,全面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他说,二是承诺未来会结合执政党、在野党共同努力,同时中央跟地方携手,实质、积极、务实改善各县市交通路况,预计明年底前针对优先的600个路口进行改善。

赖清德表示,三是承诺会支持活动的台湾行人路权宣言,预计2030年之前,能将道路死亡案例降低50%;到2040年时,结合社会各界力量,达到零死亡的目标,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

侯友宜:痛定思痛 检讨不合时宜交通号志

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致词时表示,台湾的交通安全面临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要痛定思痛,不断的彻底改进,最主要是希望让下一代有更理想、优质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要不断从交通法规、都市法规、交通工程等作重新检讨,以回应“还路于民”诉求。

他表示,现阶段人车不分,混淆整个交通空间,要同时检讨交通号志跟标线,不合时宜的都要落实改正;在此状况下,必须要车让人、强让弱,这是天经地义。

他认为,人本环境的交通里,不是只有规范跟规矩,还必须要有品德跟修养。他强调,“别忘了,下了车,我们都是行人,行人好,台湾会更好”,让人本环境的交通,摆脱地狱恶名,还给下一代找回行人的尊严跟快乐。

柯文哲:政府撒币成效差 道安沦口号愿景

民众党总统参选人柯文哲则表示,今年5月台南市3岁女童在斑马线遭撞不治,19日又有一名8旬老翁在斑马线遭公车撞死;他以日本为例说,日本人口是台湾5倍,但车祸死亡人数比台湾还低。

柯文哲说,目前政府的处理方法就是撒币,推动道安方案花费新台币12亿元,之后提出道路安全品质计划花费309亿元,最近被批评行人地狱又花400亿元;但今年1至5月的车祸伤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3.2%,显然政府不是没花钱,但效果不好。

他以自己担任台北市长的经验为例,任内发生仰德大道重大车祸造成4人死亡,交通局研究发现同一地点在5年内曾发生700次车祸,透过改变交通号志等措施后,第2年车祸率下降60%;他当时认为,若政府能早一点执行改善计划,就能避免这些遗憾发生。

柯文哲指出,交通安全不应当只是口号与愿景,而是真正让民众感受到真正的安全,而政策核心仍在执行力,相信没有人希望车祸还会增加,希望政府可以做得更好。

郭台铭回忆:散步差点被车撞

永龄基金会创办人身份郭台铭则表示,非常感动民众冒着大雷雨仍坚持参加“还路于民”活动,这是纯粹公益活动,没有任何政治色彩,他乐意参加,也支持主办单位的诉求。

他透露,这半年内有一次晚上他在家附近散步过马路时,就有两次差点被大车辆逼到边上,这个经验让他深深感到,每部车辆转弯若碰到斑马线时,一定要停听看,让走在斑马线上的人民感受到绝对的自由、安全,大家要养成习惯。

他说,他也发现很多公车转弯时,看不到走路的行人,这点是道路交通要改善的部分,希望政府有关单位应该注意所有的规划设计,要让车在转弯时,有足够的距离、安全,看得到斑马线上的行人,“每个行人都有行的安全的自由”。

台南、高雄响应还路于民五大诉求

台南市长黄伟哲也签署“还路于民”的五大诉求,并强调“人本交通”是南市府的政策方针,各单位会持续朝安全、友善的行人环境努力,以保障行人和弱势用路人的权益。

他表示,除了从设计改变之外,市府也加强取缔交通违规,提醒所有汽机车驾驶,下了车,我们都是走路的人。每制止一个违规,就是阻止一个可能的不幸,希望违规造成的不幸,不要再发生。

同样签署五大诉求的高雄市长陈其迈则表示,每个人都可能是驾驶人,高雄市会持续努力打造更友善、安全的通行环境,盼让每个人在道路上都能安全、自在地行走。

陈其迈举人行道改善计划为例,市府针对行人提供更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自2020年8月启动人行道改善计划,至今已改善面积达13.5万平方公尺,预计在今年底前再完成5万平方公尺;同时大幅增加改善预算,去年5.45亿元,今年增加至10.6亿元,另向中央申请资助,以改善学校周边行人通行环境。

他进一步说明多管齐下改善方案,包括路口设置大型行人号志、延长行人通行秒数、新增行人专用时相,同时增设庇护岛,提供行人停留的区域;在近5,700个号志路口中,超过95%路口都实施全日3色运作,确保行人在早晨出门运动时的安全。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