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不愿消费和借贷 中国经济恐陷危险循环

人气 2879

【大纪元2023年08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婷综合报导)中共结束“清零政策”时曾让很多人幻想,202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反弹。这不但没发生,反倒危机四起:创纪录的青年失业率、房市危机、消费乏力、通货紧缩以及中国股票抛售潮。民众陷入绝望,不愿消费和借贷。分析认为,这恐使中国经济陷入危险循环。

中国的经济状况令很多中国企业主失望和震惊。现在,他们正在应对业务放缓和个人财富缩水的问题。

中国企业主对经济复苏的希望已破灭

《纽约时报》记者袁莉8月21日发文说,在与十几位企业主和消费者交谈后发现,他们对经济和国家未来的信心正处于谷底。如果他们之前曾希望出现经济反弹,那么这个希望已经破灭。他们担心,这是他们不敢想像的事情的开始,并担心政府没有解决方案。坏消息不断传来。

一家汽车配件批发企业老板李先生(Richard Li)说,“最可怕的是,我周围的每个人都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

2023年上半年,李先生的生意收入比一年前下降了15%。一年前,他居住的城市曾被封锁了数周。他发现其它像他这样的公司也在苦苦挣扎。他的一些客户,汽车修理店,甚至因为车主减少开支而关门了。

李先生有四家店,关闭了其中的两家。他解雇了三分之二的员工,并停止了对新产品的投资。他还减少了外出就餐和与朋友聚会的次数。由于现金短缺,他试图出售2020年购买的一套作为投资的公寓。但即使在他将价格从50万美元下调至40万美元之后,也很少有人过问。

对于像李先生这样的人来说,依靠中共政府来了解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困难。它多年来发布的数据一直有所隐瞒。在6月份青年人失业率数据达到21.3%的高位后,中共上周宣布暂停公布青年人失业率。

《华尔街日报》说,今年夏天中国发布的经济数据可以用“严峻”一词来形容。不过,这些糟糕的整体数据可能暗示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中共政府未能让居民相信,在后疫情时代,他们的财务前景是有保障的。居民对未来收入前景及其主要金融资产住房的安全性和价值信心大失,甚至可能“永久失去信心”。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中共近期推行的政策难辞其咎,这可能是经济数据突然变得如此敏感的原因之一。

《华日》还说,如果中共政府不能向居民证明,它仍然有能力采取强有力的实际行动来维护他们的利益,那么中国可能会陷入一段痛苦的经济停滞期,最终可能还会引发政治动荡。

陷入绝望 小企业主不愿消费和借贷

中国一家教育初创公司创始人刘先生(Cob Liu)告诉袁莉,今年他的收入持平。这对于一家过去每年增长40%的公司来说是个坏消息。30多岁的刘先生拥有约150万美元资金,但决定将每月支出保持在800美元左右,其中一半用于租金。他在短期内不会购买房产。2019年,他购买了两栋综合楼的公寓,但两栋楼的开发商都在资金耗尽后停止了建设。中国的房地产危机是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中国人正在经历的一场噩梦。

刘先生认为,中国经济的下滑可能会持续数年。他今年早些时候出售了所有中国大陆股票的头寸,并表示不会碰任何中国公司的股票,即使这些公司在纽约或香港交易。

一家在成都和香港设有办事处的金融咨询公司创始人Mark Fu表示,今年他的业务蓬勃发展。许多富有中国人在疫情期间意识到金钱无法给他们带来安全或尊严,并寻求他的帮助,将他们的金融资产转移到中国境外。面对不稳定的未来,即使中国银行以低利率向Fu先生提供商业贷款,Fu也不愿意承担债务。他不是扩大公司规模,而是通过自然减员将员工数量从12人减少到10人。

他说,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政府对一个又一个行业的打压令他感到震惊。他说,自己曾经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会成功。但现在他担心,如何经营自己的企业在中国并不是最重要的。

“政府是要一次把你所有的东西都毁掉呢?还是让你赚点钱?”Fu问道。他还有一套公寓一直卖不出去。

中共一直在想办法刺激消费和借贷,以重振中国经济。

袁莉认为,消费者和小企业主现在不愿消费和借贷,对中国经济可能会形成一个“危险的循环”。

中共上周二(8月15日)公布的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7月份的消费者支出、工业生产以及公共和私人投资指标均大幅低于预期。这一批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全面陷入困境。之前一周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的消费者价格同比下降。房地产持续陷入危机,经济面临彻底的通货紧缩。

《华尔街日报》说,通货紧缩的危险在于,如果价格下降的预期变得根深蒂固,就会进一步削弱需求,加重债务负担,甚至使经济陷入一个使用中共惯用的刺激措施难以摆脱困境的陷阱。

《华日》还说,通缩对于中国这样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来说尤其危险,因为这会增加借款人的偿债成本,并可能促使他们减少消费和投资。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经济前景黯淡 人民币兑美元盘中跌破7.3
墨尔本地产市场升温 特色房屋受追捧
茅台酒价格不断下跌 引发市场恐慌
要补交五亿税款 宁波博汇上市公司公告停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