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剧院:阿根廷的声学瑰宝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吴约翰编译
哥伦布剧院(the Colón Theatre)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黄金地段的五月广场(Plaza de Mayo),由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坦布里尼(Francesco Tamburini)、维托里奥‧梅诺(Vittorio Meano)和儒勒‧多马尔(Jules Dormal)设计,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一座铁框架结构建筑。(Henrik Dolle/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0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哥伦布剧院(the Colón Theatre)以其卓越的声学设计(acoustics),公认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极优的歌剧院之一。剧院以探险家克里斯多福‧哥伦布(西班牙文是Cristóbal Colón)命名,具有不拘一格的建筑元素与令人叹为观止的装饰。

哥伦布剧院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阿根廷想在首都建造一座精致高雅的欧式歌剧院,延揽了三位欧洲建筑师接续设计与监督建造,历时二十多年。1908年剧院落成,首演剧是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创作的歌剧《阿依达》(Aida)。

哥伦布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巴黎歌剧院(the Garnier Opera),不仅外观引人注目,室内装潢更是宏伟壮观。剧院里的每个角落无不精心设计,一切只为成就最高品质的音响效果。尽管剧院设计风格不拘一式,却融合了意大利和法国的经典风格元素:对称、优雅与美丽。主剧场空间是意大利歌剧院经典的马蹄形设计,也具有法国歌剧院的规模。

放眼哥伦布剧院外观可见三个楼层。正门口设有一座现代风铁制遮阳篷(iron canopy),周围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希腊复兴风格等装饰元素,包括科林斯石柱(Corinthian columns)框在多立克拱门(Doric arches)的两边,以及拱门上方的造型装饰。石材立面与建筑整体的对称性属经典的法式建筑元素。尽管立面融合不同风格,依然形成一个谐和的整体。

哥伦布剧院外观有三层楼。门口配有一座现代风铁制遮阳篷,周围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希腊复兴风格等装饰元素,包括科林斯石柱、多立克拱门,以及上方的造型装饰。(Anibal Trejo/Shutterstock)

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厅(foyer)。门厅非常宽敞,科林斯柱和圆拱周围的灰泥粉饰(stucco)以维洛纳(Verona)大理石和人造大理石装饰。造访者抬头一看,可见来自法国的彩色玻璃穹顶和窗户,彩色玻璃的图案描绘阿波罗的缪斯女神演奏乐器和跳舞的情景。门厅里最令人赞赏的元素是通往一楼的主楼梯,以白色卡拉拉(Carrara)大理石建造,扶手则以葡萄牙大理石制成。当时欣赏歌剧是一种社交活动,观众可在楼梯口碰面交谈。

宽敞的门厅里可见科林斯柱和圆拱周围的灰泥粉饰,以维洛纳大理石和人造大理石装饰。上方还可见法国的彩色玻璃穹顶和窗户,描绘着阿波罗的缪斯女神演奏乐器和跳舞等情景。主楼梯以白色卡拉拉大理石建造,扶手则以葡萄牙大理石制成。(T Photograph/Shutterstock)

哥伦布剧院的一楼是金色大厅(The Golden Hall)。这里有高大壮丽的石柱和枝形吊灯,其灵感来自凡尔赛宫(the Palace at Versailles)和维也纳美泉宫(the Schönbrunn Palace)的大厅。两侧墙面都有装饰性雕刻壁柱(pilasters),饰以精致的22克拉镀金。

金色大厅位于哥伦布剧院一楼。这里有高大壮丽的石柱和枝形吊灯。两侧墙面有装饰性镀金雕刻壁柱。(Edi Libedenski/Shutterstock)

半身像大厅(The Hall of Busts)是哥伦布剧院的另一个亮点。顾名思义,这处小厅是用来展示著名作曲家的雕塑。例如位在拱门上方有座法国作曲家夏尔‧古诺(Charles Gounod)的半身像,以人造波蒂奇诺(Botticino)大理石制成的柱子和壁柱支撑装饰。

半身像大厅展示著名作曲家的雕塑作品。照片里拱门上方是法国作曲家夏尔‧古诺的半身像。(Javier Catano Gonzalez/Shutterstock)

主剧场(the Main Auditorium)呈意式马蹄形,有二千四百多个座位,共7层,两侧设有开放式法式包厢。红色天鹅绒座椅配置在一楼,对面是镀金舞台。舞台上亮眼的饰品和舞台设计大部分来自剧院当地的工作室。完美的空间比例,让整个大厅产生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立体声环绕。

主礼堂呈意式马蹄形,有二千四百多个座位,共7层,两侧可见开放式法式包厢。红色天鹅绒座椅配置在一楼,与镀金舞台相望。(mdm7807/Shutterstock)

主剧场的穹顶是另一件艺术品,由当时阿根廷重量级画家劳尔‧索尔迪(Raúl Soldi)绘制,构图呈现演奏乐器的音乐家和戴着面具的演员。手工绘制的圆顶色彩柔和,中央垂挂着一盏华丽的青铜吊灯。沿着穹顶下方有一条廊道(corridor),音乐家可在那演奏乐器不被看见,还能产生特殊音效。

主剧场的穹顶是一件艺术品,画面呈现演奏乐器的音乐家和戴着面具的演员。手工绘制的穹顶色彩柔和,中央垂挂着一盏华丽的青铜吊灯。(Alexandr Vorobev/Shutterstock)

哥伦布剧院历于2010年进行维修与翻新。如今,它的重要性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Milan’s La Scala)、巴黎歌剧院(the Paris Opera)、维也纳国家歌剧院(the Vienna State Opera)和伦敦的王室歌剧团(London’s Royal Opera House)齐名。

原文:The Colón Theatre: Argentina’s Acoustical Gem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维特(Ariane Triebswetter)国际自由新闻工作者,拥有现代文学和古典音乐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