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黄乐庭:设计与建设局东河防洪工程的华人生力军

人气 138

【大纪元2024年05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宜君纽约报导)现年28岁的黄乐庭(Lok Ting Wong)加入纽约市设计与建设局(NYC DDC)将满2年,负责监督曼哈顿下城的东河防洪工程。目睹工程从无到有,黄乐庭也从幕后走向台前,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分享自身亲历飓风珊迪的破坏力而深感环境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黄乐庭突破文化藩篱,锻炼不怕犯错,学习团队沟通的心路历程。

黄乐庭在香港长大,16岁时随家人移民纽约,是纽约城市技术学院理工学院的校友,目前在市设计与建设局环境和危险物品服务办公室担任环境协调员,负责审核市府工程工地的土壤和水污染,而他参与的其中一个项目是东河沿海防洪工程(ESCR)。

珊迪飓风过后,纽约市与联邦政府开启了东河沿海防洪工程,聚焦曼哈顿东25街到蒙哥马利街一带推行应对海平面上升和强降雨的长期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墙、平开式和滚轮式防洪闸门以及高架沿海设施。东河防洪计划被永续基础设施研究所(ISI)评选为永续发展“远景金奖”,工程从2020年秋天动工,预计到了2026年才会竣工。

“我印象很深刻,学校因为珊迪飓风的影响,直接停课一周。”黄乐庭说,珊迪影响的范围主要是曼哈顿下城的沿河一带,也是东河防洪工程的所在。因为工程也会设置公用空间与绿地,加上华埠(Chinatown)也是利益关系方,因此黄乐庭时常会与华埠社区沟通,搜集民间的反馈,同时扮演好环境审核的角色,“前期花很多时间筹备的工程如果半途出现问题,就得喊停”。

纽约市设计与建设局环境和危险物品服务办公室的环境协调员黄乐庭在工程现场。(纽约市设计与建设局提供)

黄乐庭的业务范围包括了布碌崙大桥-蒙哥马利街沿岸复育计划,现场除了视察核实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防止工地沉积物、土壤和污染水进入下水道、街道和邻近水体,他还得监督空气品质控制装置,并确认所有必需的环境许可证均处于有效状态。

身为香港移民,黄乐庭能说流利的广东话与普通话,因此与华埠的广东移民社区沟通并非难事。但是黄乐庭在大学毕业后就加入市设计与建设局,成为了东河防洪工程的一员。

“我刚进来的时候,因为我学的专业跟实际工作不太一样,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背专有名词,不然跟厂商对话时,会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黄乐庭在加入市设计与建设局后至今,基本克服了语言问题,但黄乐庭身为6人团队中唯一的华人脸孔,也得学习跨越文化藩篱与同事互动。

“我的主管也跟我说过,不要害怕犯错。”黄乐庭笑着说,因为华人文化强调谦虚,他就养成了不爱出头的习惯,但是这么低调的态度并不一定适合美国文化。除了磨练不怕犯错的勇气,黄乐庭也在主管孕期请假期间,掌握了时间管理与团队沟通。

“我从主管身上学到最多的就是时间管理。我现在已经练就接下一个任务后,我会生成行事历,掌握时间及时把成品给端出去。”黄乐庭补充,“大项目无法靠个人单打独斗,我需要能与同事交流。好比我是负责环境审核,而同事负责批准项目,我们之间就需要非常多的交流,包括讨论项目的进展,这样才能更快地决定项目的下一步动向。”

责任编辑:郑桦

相关新闻
湾区斥资5.45亿美元 启动南湾海岸线防洪工程
法拉盛华商会首届“幸福爸爸”欢度父亲节
纽约市长亚当斯为金兑锡站台
纽约州政要相继表态支持恢复蒙面禁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