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国中学历史教育如何胜过香港?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4年05月28日讯】我从事历史教育凡三十年,这几年目睹香港教育急速衰败,极为心痛。事实上,明目张胆的篡改历史,早于1998年“回归”之后的半年已经开始,教育局制订“课本评审专责小组修订课本的基本原则”,禁止香港出版的教科书在谈论香港历史时称呼香港为“殖民地”;今天则变本加厉,由不准称“殖民地”变成直接否认曾是殖民地。教育政治化的程度越演越烈,至反送中前夕,某本历史教科书以下一句话“香港位于中国南方”送审时竟不获通过,事件曝光后,当时的教育局长杨润雄被传媒质询,含糊其辞,不敢道出真实原因:教育局不容许“香港”与“中国”两词在同一句出现,因为两个地名并排,意味着两地地位对等,乃等同提倡港独。

今年文凭试历史科考试,考评局在试题中引述著名史家徐中约对民国的看法时,删走他分析内肯定民国成就的部分,只保留对民国“黄金十年”的批评,营造徐中约对民国完全负面的印象。这固然符合红线思维,没有腐败的民国哪有伟光正的新中国,但代价却是篡改历史。

凡此种种,反映当下香港的历史教育严重开倒车,诸多忌讳,政治挂帅。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英国的历史教育如何?比香港优胜吗?

既然身在英国,笔者因利乘便,找来一本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看看。书名是Mao’s China, 1945-1976 (1945-1976年毛泽东的中国),是考试机构Pearson-Edexcel GCSE (相等于以前香港的“中学会考”)历史科其中一个选修单元。香港考评局现在也有代理这个考试机构的国际高考和国际中学会考,香港朋友若想在文凭试以外多考取一些资历,可以考虑报考。

把课本随手翻了一遍,马上看出一个显着的特点:有别于传统的课本,这一本的课文(text)最多只占全书三分之一左右,其余三分之二是辅以大量原始史料、名家论述,积极营造一个历史学家的工作环境,如何在大量资讯之中建构合符逻辑和事实的史学分析。与此相对应的是,课本最后一页用细字写了一整页的版权资讯和鸣谢,反映引用书目之丰富。

既然学习的是真实的历史,而非中共的官方论述,课本不会单纯以中共叙事的方法按时序列出中共认可的史事便算数。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些史事当然不会缺少,但在这个基础上,也会对史实进行在香港不会有的描述,例如“反右运动”是“恐怖活动”(terror campaign)、东三省视南方国民党人为“外来入侵者”(foreign invaders)、毛泽东在建国初年利用恐怖手段(terror)对付政敌等。

历史不单纯是一笔流水账,用中共的术语,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点,Pearson-Edexcel这课本做到了。

香港历年来的历史课本,其中一个明显问题,是道德上太干净:历史本身是血腥残酷的,作为写给年青人阅读的课本当然不应该卖弄血腥,但像香港的课本般完全去残酷、去血腥,则属矫枉过正。Pearson这本书在必要时会呈现出历史的真实,例如讨论到60年代大饥荒时,课本列举出当时人们求生之道,原文汉译如下:

• 吃老鼠和虫子

• 用树皮和树叶煮粥

• 人吃人:有人吃死尸;儿童被绑架、杀害和吃掉

• 有妇女为生计而卖淫

• 父母为生计张罗,卖女的做法再次出现

• 小孩辍学乱食或在农场工作

换言之,这课本所呈现的历史准确度,比香港的要高。

课本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有些看来与香港的可能有点像,例如“给毛泽东写一封信,列举你支持其政权的理由”,乍看之下,与去年香港培侨中学给习爷爷写信很像,但Pearson这教学活动是认真的史学探究,借此让学生学习新旧政权交接时中共的致胜之道,性质与香港当下的歌功颂德不可同日而语。

既然用了三分之二篇幅学习史学技巧,史学技能学习(skill-based learning)便无处不在。由于几乎每页都有相关教学内容,本文难以尽录,以下只举三例说明。

历史论述除了长篇大论,扼要归纳也是重要技巧,课本、要求学生对论点进行归纳,必须在20字之内。

处理不同论点时,必须集中于论点本身而不要分心于当中的琐碎细节。

课本十分重视资料性质,性质决定其可信性。例如官方《人民中国》(People’s China),课本说这资料并不可信,因为“该作者完全有理由不讲真话”。

最后一点十分重要:如果在教学上只引述官方或亲官方的资讯,这一科除了不是严谨的学科之外,更有可能是洗脑科,建基于官场谎言之上。香港的公社科便是这种货色。

行文至此,笔者看到英国史教科书比香港优胜之处:没有说教意味,真正做到学生为本、技能为本,不会施加“香港位于中国南方”式的禁令,学生早在中学阶段便能接触大量名家论述,有助培养严谨的史家触觉。所以,报考如历史科等文科时,考生不要轻率地将之简化为“是否容易攞5**”,而是要认真地问自己:

我会学到什么样的历史?

会否学坏师?

会否浪费光阴?

人生没有几多个三年,就算真的要读DSE,也应该选洗脑程度最低的科目就读。◇

(编者按:文章仅代表专栏作者个人意见,不反映本报立场。)

文|杨颖宇

责任编辑:陈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