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论坛】中国人口下降 社会面临震荡

人气 3905

【大纪元2024年05月28日讯】中共暴政改变人口结构,中国人口断崖式下跌,社会面临巨大震荡;没韭菜、没未来,中国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从2022年开始中国人口进入了一个“生不如死”的阶段,也就是死亡人口超过了出生人口。根据中国官方自己的数据,中国2022年比2021年减少了85万人,到2023年,减少了208万人,当然外界都知道中共官方数据有造假和不准确的因素在里面,这里的数据只是做个参考。就全世界的经验看,人口的转折点通常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折点,而且影响所及包括劳动力、退休金、经济成长的动力,甚至整体社会的发展,都会出现一些很大的变化。那么人口下降,中国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计生恶果遇经济下行 中国人口断崖式下降

美国弗吉尼亚州欧道明大学教授李少民在新唐人《菁英论坛》论坛节目中表示,中国人口减少的趋势,如果在没有政府强力干预的情况下,在未来不可能改变。中国最可悲的,或者说最有讽刺的是,世界人口是死亡率先下降,然后出生率慢慢下降,但是中国政府不管死亡率,人为的就把这个出生率降下来了,降到现在这个低水平。

人口结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可能常听到所谓人口金字塔结构,底下年轻的多,慢慢地由于各年龄组都有死亡,假定这些人,你跟踪他们一辈子,他到顶上就没了,这是一个正常的没有人为干预的年龄结构。那么人们开始不生了以后,金字塔的底下就越来越小,这也还是一个可能比较平缓的变化,人口的生和死在缓慢地变化,用数学模型描述都不难,人们对此趋势的预测可能有乐观的、有悲观的,但是这些人口结构都是一个形状,不会变。如果有的时候人发生战乱和饥荒,就会影响某一个年龄层。中共的政治运动会影响人口结构,人口的剧烈变化使一个社会很难适应,对整个社会的劳动力需求、婚姻、就业、入学等等都是一种巨大的震荡。

李少民表示,大致上来讲,生孩子既是一个成本,又是一个投资,有这个效率,就是能够增加经济收益。发达国家对孩子的培育、投资是很多的,农业社会就是现代化之前对孩子投资很小,孩子只要他会走了,就是劳动力,你去捡柴火、捡粮食、找野菜。所以农业社会多生孩子的成本相对低,也不用受教育。那么中国现在我们都知道是个内卷社会,从怀了孕就开始考虑上名校,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所以这个压力很大。像很多欧美国家,尤其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种国家,生孩子是很大的乐趣,人们不太考虑生多生少,而且养孩子成本相对低,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很大。

而在中国现在的年轻人一考虑到生孩子,他就害怕,他想的根本就不是天伦之乐,他想的都是成本。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他认为生孩子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一看到孩子想到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课外教育,各种各样的钢琴舞蹈,这不得了,这一系列的东西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不是说你必须的,但是攀比之下,你不做的话很丢脸。

李少民说,中国以前经济很不好,经济不好的原因不是因为人多了,而是因为中共的经济政策是错的,比如说大炼钢铁,人民公社食堂管饭,那都是胡来的。但是中共认为只要降低人口就好了,我觉得它这是甩锅,把经济发展不好的原因归结为人太多,这是中共早期的人口思想。后来又有一群搞自然科学的以宋健为首,这个搞火箭的突然没事干了,开始用所谓控制论来计算人口,居然计算出中国最佳人口是五亿,也不知道为什么,共产党竟然就信了这一套,所以七十年代末当时从两胎化急剧降到一胎化。中国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初,中国的妇女一生生五个孩子以上,后来从生五个以上一直降到生两个,最后讲生一个,这个是急剧地下降。别的国家的人口是自然地慢慢降下来,中国是急剧地下降,从七十年代一直到七九年推出一胎化,那就是断崖式地下降。

李少民说,印度在七十年代国大党执政时也搞过一个控制人口的政策,就是不让人生孩子,生多了孩子它要惩罚。但是印度是民主社会,这个不让人生孩子的政策,弄得人们怨声载道,都在骂,第二年选举的时候,这么多年执政的国大党输得很惨。所以只有专制制度可以要求人们生不生孩子,民主制度是做不到的。

古代人口重要性大于土地 美洲新农作物致全球人口大增

《大纪元时报》总编辑郭君在《菁英论坛》表示,习近平讲过两句话,很多人现在都在笑,他一句是说打江山、坐江山,另一句说江山就是人民,这两句话放一起,逻辑上就变成打人民、坐人民了,所以现在被人们嘲讽和批评。习近平其实说的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概念,中国古人说的江山社稷指的不是领土,而是老百姓,所以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说所有有土地的地方的人民,其实都是天子的臣民。

在古代,土地不是稀有资源,因为人口少,所以土地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人口才是最重要的。古代战争的争夺焦点,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土地,而是土地上的人,实在拿不到土地就把土地上的老百姓抢走了,老百姓抢不到,就抢女人和儿童。所以古代的国家领土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并不精准,但是人口属于谁,这个却算得很精确,所以人口从来都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郭君说,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对现代政治的影响是很大,但是基本上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以农业经济为条件来讲的。比如我们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古代人口一旦超过1亿人或者接近1亿呢,基本上就会出现社会大的动乱,然后人口就大量消失,几年战争人口甚至损失一半,然后战争停止,社会重新安定人口慢慢增加,再到下一个循环。

中国人口突破是在明朝后期出现的,到了清朝时期人口就大量增加。这是因为欧洲人在美洲找到了新品种农作物,最重要包括我们现在熟悉的土豆、红薯、玉米,这几种来自美洲的新农作物,对土壤、对降雨量、对气候条件的要求,都比较低,但是产量是非常高,而且也没有什么耕种技术和耕种工具上的要求这种限制。结果就导致全球食品量大增长,不仅仅导致中国人口大量增加,也导致全球人口大量增加。中世纪之前,全球人口大部分时间其实就是3到5亿人,中国占了大约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所以现在的人口突然大爆炸和南美农作物的推广其实有很大关系。

马尔萨斯是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人,那时候美洲的农作物已经普及了,但作为一个研究者,他还是根据以前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而且对美洲的新农作物还同样是基于原始的农业水平来衡量社会学问题的。后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比如说农药、化肥、种子的改良、耕种技术的进步,地球上适合耕种的面积也大大增加,所以人口的极限变得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了。现在全世界其实可耕种的土地,如果都充分利用的话呢,基本上可以养活150亿人,所以农业对人口的限制,现在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但我认为马尔萨斯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路还是对的,起码不能说是错的,只是人类面临的环境发生很大改变了。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下降 中国人口下降是体制因素

独立电视制片人李军在《菁英论坛》表示,世界上最早出现人口减少的发达国家是德国,早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德国就开始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紧接着是匈牙利,时间呢1980年,到了1999年整个欧洲第一次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当年欧洲总人口大概是7.2亿左右,比1998年减少了五万多人。到了2003年,又减少了188万人,欧洲一直是世界人口负增长最快的地区。到了2050年,预计欧洲人口将下降到6.3亿,只占全世界总人口的7%。

在亚洲,日本从2010年以来全国人口就开始减少了,而且近年来减少速度越来越快,目前日本全国人口从2008年的1.28亿下降到了2023年的1.25亿,降了3,000万。韩国在2021年也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当年韩国的总人口达到了5,173万,比前一年少了9.1万人。按照联合国的相关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达到14%就进入老龄化,超过20%就是超老龄社会。韩国一些媒体报导,韩国可能在四年之内就进入了超老龄社会。

世界上最后一个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发达国家可能是美国,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美国可能到2080年才会出现人口负增长,这还是在现有移民政策不变的基础上预测的,如果移民政策再宽松一点,那可能还要等一百年了。

李军说,影响生育率的因素,除了经济原因之外,最重要还是一个价值观。如果价值观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向以个人为中心的时候,那么结婚率、生育率都会大降。这样看来,其实美国虽然表面上很开放、很现代化,但是大多数美国人还是偏传统价值观的。

大纪元资深编辑与主笔石山在《菁英论坛》表示,制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口增长的最重要的人口因素是适龄妇女。你男人再多,你没用,妇女多了才重要,因为一个女人这么几十年能生孩子,所以战争打仗的时候死的几乎都是男人,剩下很多女人,这个人口还是可以比较迅速地恢复了。中国现在的问题是,男人超过女人三四千万,就是说你男人再多,你还是生不出来,因为中国人现在的短板中共已经给你规定好了,这也是计划生育当时的一个恶果,就是重男轻女。

石山说,可能全世界跟中国的情况还不太一样,因为中国老年人口的死亡率在降低,但是中国的婴儿出生率在不应该降低的那个时间段,就已经大幅度降低。因为中国的强迫计划生育,使得现在中国的人口结构会有一些很大的问题。中国现在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实跟体制有关,跟人口反而没那么大的关系。

新唐人、大纪元推出的新档电视节目《菁英论坛》,是立足于华人世界的高端电视论坛,该节目将汇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热点议题,剖析天下大势,为观众提供有关社会时事和历史真相的深度观察。

本期《菁英论坛》全部内容,敬请线上收看。

《菁英论坛》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

转载和引用《菁英论坛》文章 ,请保持原文内容,并标明出处。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时事金扫描】摧毁上百无人机 乌导弹威胁莫斯科
【新闻大破解】中共22条极限施压台湾 已显无效
【秦鹏观察】美新法案3大特点 直击中共死穴
【人物真相】高层内斗 江派核心曾庆红成焦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