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国总统辩论会本周登场 专家:对中AI、半导体限制将延续

前台积电研发处长杨光磊25日出席“科技地缘政治下的台湾”论坛。(侯骏霖/大纪元)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侯骏霖台湾台北报导)美国财政部21日宣布一项新禁令,旨在限制美国个人和企业在人工智慧(AI)及晶片领域的投资,施行细则预计在8月4日后公布,有机会在年底前实施。对此,前台积电研发处长杨光磊表示,民众普遍支持美国政府采取强硬政策,两党不论谁当选,对于中国AI、半导体限制的趋势不会改变。

科技、民主与社会研究中心25日举办论坛,探讨科技地缘政治下的台湾。针对美国近期祭出对中国AI、半导体的禁令,杨光磊说,尽管美国两党在内政上有不同意见,但谈到外交政策,美国两党炮口一致对外,一个偏向商业模式、一个偏向政治手段,来限制中国半导体发展,未来中国晶片变成将由内需推动,但发展生态圈需要一段很长时间。

媒体问及,中国国台办宣布严惩台独分子规定,最严重可判死刑,对于升高地缘政治风险的疑虑,台商该如何因应?杨光磊认为,在美国法规条件下,卖给中国晶片是较低端、不受限制的产品,要了解美国掌握上游半导体设备、材料,台湾应该跟紧国际趋势变化。

近期传出辉达(NVIDIA)成为美国反垄断调查对象,可能影响台湾供应链,杨光磊表示,谷歌(Google)、脸书(Facebook)在欧盟就有反垄断问题遭到罚款,要注意各国手中《反垄断法》永远是一项武器,台湾要与人为善,让大家知道是可以信任的供应链伙伴,降低这项武器被使用的可能性。

台积电优势可维持到2032年之前

工研院产科国际所研究总监杨瑞临表示,目前台湾半导体产业优势至少能维持8~10年,也就是台湾在地缘政治风险下,可以保持领先地位到2032年之前、没有悬念。

杨瑞临说,关键是台湾未来10年半导体布局,在经济策略之外,还没有很好的研发策略规划,明年全球将是2奈米技术的时代,但各国已经在推展下世代半导体,尽管走入埃米,台湾仍应是领头羊,但中国走向自主研发后一直布局“弯道超车”机会,台湾目光应放在下一个10、20年。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台湾区总裁曹世纶指出,台湾的民族性格擅长做事,但创新与论述不是强项,受地缘政治影响,通常全球分工会受到“论述先行”的影响,例如国际传出集中台湾生产会有较高风险,受制于此,会让台湾产业难以发挥。

曹世纶认为,台湾应该从政府、智库、产业分进合击,第一时间回应国际说法,全球产业走向分工是必然,台湾会持续扮演值得信赖的供应链角色,当然如何增加台湾影响力,也是国际产业重组的重要一环,也可以表明,台湾参与美国、日本、欧洲都有投资等正面贡献。

曹世纶说,国际布局需要大战略,政府应以台湾主体性思考竞合策略,否则会非常被动,导致制造业大规模迁移或搬动,当然发展半导体,也要考量合作对象,应审慎布局。

台湾应重新检视合作对象保持核心优势

中经院台湾东南亚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国内提到“台湾+1”,其实台湾不是受惠者,这是国外希望减少地缘政治风险,希望有台湾以外的供应链,但台厂若无尽付出,将逐渐丧失自身核心优势,包括技术与人才。

徐遵慈说,台湾应重新检视合作对象,目前欧美先进国家皆提出产业政策吸引台积电等大厂投资,新南向如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也有半导体,甚至越南现在都谈半导体战略,哪些国家水电、绿电、交通、智慧财产保护能做得好、可以合作,这需要有国家及政策和战略指导。

徐遵慈指出,韩国对美国大量投资,但认为全部资金跑到美国会不利自身发展,因此计划在本土大规模设厂,台湾也有缺乏工程师的问题,如果跟进国外设厂脚步,在国内培养东南亚等新兴人才支应,是否会有段差,若各国未来加码希望获得台湾研发能量,要如何因应,将是下一步政府要面对的挑战。◇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