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泰世华调查:半数被诈骗者不报案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原彰、戴德蔓台湾台北报导)近年诈骗集团猖獗且手法不断推陈出新,国泰世华银行在25日发表《反诈行为调查报告》,针对全台18岁至70岁以上各年龄区间的民众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5%民众于三个月内收过诈骗讯息,31%民众曾有被诈骗得逞的经验,等同约每3人就有1人受骗,另外,他们还发现,有半数被诈骗者不检举、不报案,原因可能是“就算报案钱也拿不回来”、“怕被认为笨或贪”。

国泰世华银行说,他们以“诈骗渗透率”、“反诈意识”及“遇诈后行为”三大关键构面进行分析。以诈骗渗透率而言,发现全民皆受诈骗威胁,且遭诈骗得逞的民众,在年龄、学历及地区方面皆无明显差异,显示诈骗攻击并非针对特定族群。

此外,他们说,常见手法则以“网购诈骗”及“假投资诈骗”为最大宗,占近60%;而遇到“假冒亲友诈骗”及“假检警诈骗”则以60岁以上民众比例为最高。显见歹徒因应不同目标对象会施行不同情境诈术,国泰世华提醒,面对各方讯息应抱持“零信任”态度,谨慎求证为防诈不二法门。

在反诈骗意识部分,调查发现,有41%认为“诈骗讯息太多检举不完”,更有19%“不知道如何检举或分享”以及“大家应该可以辨识我不需要检举”。

而误点或误信诈骗讯息的原因,有34%认为“讯息及连结太逼真”,其次33%“疏忽未留意到是假的”,等同有高达六成以上的被诈骗者,是因诈骗讯息以假乱真、一时不察而遭诈骗,因此提高民众识诈知能、熟悉诈骗样态更显重要。

另就“遇诈后行为”,国泰世华依序针对民众遭诈骗后,是否勇于“检举”、“报案”、“分享”三大态度面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诈骗者中,有60%的人“没有检举”、43%“没有报案”,甚至财损达百万元以上者,仍有26%不报案。

调查发现,主因“就算报案钱也拿不回来”、“不知道如何检举”、“怕被认为笨或贪”三大原因影响报案意愿,显见被诈骗者担心因受骗而被贴上负面标签。他们认为,建立更友善的受害者社会氛围,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数发部携手Google、LINE 强化网路防诈措施

数发部24日邀集Google、LINE共同研商防诈措施,会中平台业者都表示,会尽力配合立法院审议中的行政院版《诈欺犯罪危害防制条例》,也会优先处理通报的高风险诈骗案件,与数发部共同打击网路诈骗行为。此外,7月4日将邀请Meta进一步研商防诈措施。

数发部长黄彦男在会上表示,“打诈通报查询网”预定今年8月上线,整合各社群平台的伪冒讯息检举管道,提供民众即时查询或通报可疑诈骗讯息。未来系统将逐步达成自动化目标,将可疑讯息交由政府或民间各单位处理,并随时公告处理进度。

此外,数发部已邀请网路广告平台业者建立受信任通报机制,提供联络窗口,设立公私协力绿色通道,并建议业者设置AI自动判别诈骗广告机制。◇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