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参谋总长赴立院备询 李喜明:对国家非好事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参谋总长梅家树26日、27日将赴立法院进行专题报告,并备质询。前参谋总长李喜明25日表达反对立法,他说,自“国防二法”实施以来,军政军令已经一元化,国防部长代表接受质询就够了,若让立委对参谋总长指手画脚,会影响军队作战系统指挥的权威性,对国家不会是好事。

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TSE)25日举办“2024中华民国国防评估报告”发布记者会,基金会董事长暨前立委黄煌雄、中心执行长暨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前国防部参事刘立伦等人都出席活动。

李喜明表示,当年军政军令二元化,总长赴立院报告有时代意义。但在“国防二法”(《国防法》及《国防部组织法》)实施后,军政军令一元化,由国防部长代表接受国会监督就够了,让立委对参谋总长的工作指手画脚,将影响军队作战系统指挥的权威,对国家不是好事。

李喜明说,国防部长如果对业务不熟悉的话,就应该要去熟悉,部长不应管到军事作战,该如何领军作战应充分授权给参谋总长和军事将领。参谋总长职务特殊,战时是实际负责统筹指挥者,应该让其专注于领导能打仗、能打胜仗。参谋总长去备询,以后可能还会无限上纲,把各司令和军团指挥官也找去备询,这对部队运作会有负面影响。

黄煌雄也说,1998年唐飞以参谋总长身份首度到立法院报告,曾经引起政坛轰动,时代背景不一样,当时实权在参谋总长,国会努力让参谋总长现身接受质询。随着国防二法实施,明定参谋总长的职权,国防部长本身就具有完全的代表。

谈到当前的国防政策走向,黄煌雄说,1990年代以来,国军一直在进行组织瘦身,但随着海军岸置飞弹大队等兵力的扩编,以及提升后备战力,都从根本上逐渐改变先前的趋势,出现了包括组织增胖、员额增加、预算增多的情况,预期几年之间,国军的总员额就可能回复到“精进案”的水平。

黄煌雄说,他在担任监察委员12年期间,和历任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长,都有深度的访谈与对话,几乎每位主事者都咨询过,这些主事者都是在法定的机制与流程下,完成其军事生涯旅程上重要而艰难的决策,而在决策过程上,几乎完全不受外力的介入与干扰。

黄煌雄直言,当前的三个新趋势,特别是一年期义务役的实施,在决策过程上,却充满外力的投影,包括外国政府、外国国会议员与智库学者,以及各种媒体、退休将领都想影响台湾国防决策。蔡政府第二任期间,可说是外国因素介入管道最多元、声量也最大阶段,此一风气影响所及,必将成为赖清德政府的历史重担。

刘立伦则解释,现有国军预算员额,不足以容纳1年制5万多名义务役员额,如果不缩减志愿役的员额,势必导致国军原有21.5万的总员额扩增。

刘立伦认为,2023年维持经费为新台币1‚786亿元,2029年以后可能要额外增加168亿元的人员维持经费,再加上国防部承诺的训练项目,若届时国防预算规模无法扩增,将排挤到军事投资经费,陷入军事投资与特别预算纠结的恶性循环。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