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揭本港长者多重用药

逾三成长者获处方十种或以上药物 团体促支援长者正确用药

人气 23

【大纪元2024年06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曾晓熏香港报导)香港药学服务基金昨日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本港长者“多重用药”,即需使用5种药物或以上的情况严重,超过三成长者获处方10种药物以上,更有长者同时获处方32种药物。然而大部分长者缺乏自我药物管理能力,容易出现用药不当,促请政府当局正视有关问题。

“长者使用药物支援及教育计划”团队为了解社区长者“多重用药”的情况,为长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亦在服务使用者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了他们的背景资料,及记录用药情况以作分析。

项目经理蔡丽娜分析调查结果时表示:“香港社区长者‘多重用药’情况严重,超过三成服务使用者获处方10种药物或以上,而他们有超过九成的药物都是从医管局获得。此外,约有二至六成服务使用者为独居、两老同住、听障或视障人士,他们大多缺乏自我药物管理能力,容易出现用药不当情况。另外,有近六成及超过四成服务使用者在参与计划前,也分别有药物不依从性及忘记服药的情况,反映社区长者缺乏药物教育及支援。”

根据香港药学服务基金早前进行的两项研究,发现有超过六成院舍长者也同时使用10种或以上药物,大大增加他们服用药物上的困难。此外,研究亦结合院舍长者入院数据,分析长者“潜在不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与再入院率的关系,结果发现若长者同时服用多种被列入“潜在不当用药”清单内的药物,他们的再入院率显着较非PIM长者高,间接加重公营医疗负担。

香港药学服务基金主席蒋秀珠表示,社区长者药物管理共有4大问题,包括社区长者“多重用药”问题;社区长者缺乏能力处理多种药物,例如正确服用的方法及储藏、弃置药物方法;长者不适当地服用药物问题;以及长者家中藏有大量弃药,造成浪费及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她更指,以上问题相信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变得日益严重。

有长者获处方32种药物

老人科专科医生陈俊文分享案例时指,曾遇过一位年长患者获处方32种药物,当中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雾化吸入药物、注射药物等。 陈俊文表示,导致长者“多重用药”的原因主要有3个:“现代西方医学惯常用多种药物去治疗一种疾病,所以长者若有多种慢性疾病,就难以避免‘多重用药’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本港大多公私营医生也缺乏统一的处方药物系统,一般医生未必会清楚其病人的药品清单,有机会处方了药效重叠或相反的药物。另一方面,医生亦未必有时间能钜细无遗地向长者查询他们服用药物后的效果或副作用如何,有机会处方了一种药物去治疗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因而造成恶性循环。”

中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黄至生解释,当多种药物一同使用时,会增加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机会,影响药效或增加长者出现副作用的风险。其次,长者会容易混淆不同药物的用法、剂量或使用时间,增加误用药物的风险。

黄至生续指,使用多种药物亦可能会导致长者身体难以应对多种药物的副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复杂的药物治疗方案亦有机会降低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令长者病情难以控制。更甚的是,长者一般也较容易因服用多种药物而出现跌倒、营养不良、产生认知障碍、情绪不稳及身体功能下降的情况,大大增加入院及死亡风险。

建议简化药物治疗方案

黄至生建议,医药服务提供者可透过简化长者药物治疗方案、协助长者使用药物盒管理药物、为长者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方案、为长者和其家属提供药物的教育等方式,助“多重用药”长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现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机会。

陈俊文则建议,长者或其照顾者可预先准备使用中的药物清单,或将所有药物的标签或服用剂量拍照及放在手机上,以便与医生问诊时,让医生可根据长者使用中的药物清单和最新的病情,作出适当的药物处方调整,以达致用药精准,药到病除的效果。

蒋秀珠期望当局可关注香港社区长者“多重用药”情况,提供更多社会资源支援长者正确用药,增强长者自理疾病能力。◇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