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的迷思.永远的芭比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广告学系 孙秀蕙

人气 7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6日讯】美国怪才导演塔德.海恩斯在1987年拍摄个人第一部记录片作品“超级巨星”(Superstar),以芭比娃娃来饰演“木匠兄妹”合唱团中的妹妹团员凯伦.卡本特。这部电影以娃娃来诠释真实世界的故事,描述凯伦.卡本特如何成为神经性厌食症的受害者,终至服用一种会引起呕吐的药过量而死亡。

“超级巨星”一片完成时,许多治疗饮食失调症的诊所纷纷向电影公司的制片租借这部片子,导演海恩斯也表示愿意把全部所得捐给凯伦.卡本特纪念基金会供作厌食症的研究。无奈卡本特家族与“木匠兄妹”所属的唱片公司全力封杀该片,所以一直到今日,海恩斯的“超级巨星”仍然无法进行商业播映,一直被超级影迷视为可遇不可求的地下电影。

凯伦.卡本特因厌食症不幸身故并非特例。根据调查,美国有百分之五十三的女生对自己的身材非常不满意,拍摄写真集而声名大噪的日本女星宫泽理惠曾因厌食症体重直线下降,几乎不成人形。许多超级模特儿曾因减肥过度而罹患胃溃疡,听到凯伦死讯时,有模特儿在杂志上看到凯伦的照片时,仍为她死时苗条的身材感到欣喜。

海恩斯使用芭比娃娃来饰演厌食症的女主角是具有深意的。芭比娃娃代表了女性对理想自我欲望的投射,她也是美国流行文化的图腾。芭比有寻常人无法比拟的高耸胸部以穿着性感晚礼服,纤纤细腰以包裹质料较厚的衣裙,以及永远垫高的双足以便穿高跟鞋。芭比的身材代表凡人不可及的美梦:她永远微笑,永远单身(虽然有一个打扮平庸的男友肯尼),永远保持极端美妙的身材,最重要的是,她永远不老。

芭比让我们忆起在广告媒体上大量投资的美容瘦身业。过去几年来,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台湾的美容瘦身业在电视,报纸,杂志上的投资总和绝对不下五十亿元,在十大广告商中名列前茅。即使有美容瘦身业者因不实广告被公平会裁定违反公平法,甚至还有业者因施以不当的瘦身疗程导致消费者意外身故,美容瘦身广告在不景气声中依然一枝独秀,其广告手法有进无退。从早期邀请美艳女星强力打品牌知名度,中期则以女性自觉或女性情谊为幌子,吸引女性观众注意力,晚期则细致化其广告策略,专以弱势女性(如单亲家庭,中老年妇女,平凡女生)为广告片主角,塑造媒体话题。

“艺术观赏之道”作者约翰.柏格曾经说过,广告所推荐的消费行为,既能享受奢华,又能体现文化价值。广告的真实性并不取决于它的许诺是否实现,而是取决于推销者 – 买主幻想之间的关系。美容瘦身广告亦然,它强调美容瘦身沙龙的舒适,美容师的亲切,服务内容的实在,最重要的是,美容瘦身广告许诺了一个黄金比例的身材,它强调减肥过程的轻松,简单与自然,而这一切都可以透过消费行为实现。

在不同的演讲场合中,我曾经将美容瘦身业比拟为“神棍”。在美容业者的口中,减肥是一件无比神圣而充满诀窍的事业,它所宣称的“科学疗法”,大大小小进口的专业瘦身器材,琳琅满目的瘦身外敷与内服的用品,则在催生这类神迹的发生。瘦身业者与发行女性信用卡的银行合作,强调优惠折扣与体贴的服务。然而,即使是外行人,都可以察觉神迹的怪异;人体有百分之七十为水分,即便是穿太空衣钻进烤箱蒸了一身大汗,失掉两公斤的水分,因为脱水的缘故仍然摄取水分,恢复原有的体重。美容业者贩售的昂贵保养品,很可能是卫生署从未核定过的药品,而被消费者视为珍宝的减肥食谱,则散见各大报纸,甚至大医院所开设的体重控制班,也都可以用更少的花费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与学生讨论“永远的芭比”这本书时,许多女学生纷纷谈起中学时代许许多多刻骨铭心的减肥经验。有人靠不断的运动减肥,有人则以减少食量控制体重,有人则双管齐下,但是一致的结论是:体重减轻之后身体变得比较虚弱,有人甚至还因血糖过低而情绪低弱。其实,世上并没有所谓理想体重,它诞生于大部分女性对于自身身材的焦虑,而美容瘦身广告则加深了女性无法达到标准身材的焦虑。凯伦.卡本特的家人听到海恩斯所拍摄“超级巨星”,以芭比娃娃来比喻罹患神经性厌食症时,其反应或许是暴跳如雷,千方百计要封杀这部电影的放映。但是仔细想想,凯伦的不幸身故,家人对她身材的批评与无形的食量控制,难道不需要负责任吗?如果我们这个社会继续将关于女特质的话题设定在美貌与身材上,那么美容瘦身业仍会继续成长,广告量仍将独占鳌头,而超级影迷可能盼了一辈子,也等不到“超级巨星”公开放映的那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大轰减肥宣传离谱
外交部配合政府改造内定关闭五个驻外馆处
厚度衹有1厘米 数码相机开始"瘦身"
好莱坞女星瘦身方法:学拳击练瑜珈跳芭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