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作品的书写

font print 人气: 20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讯】

  壹、怎样写书法作品

  一 内容的选定:书写的内容可临帖或找自己喜欢的文辞、诗句。临帖可录全文或节录一段,但语意要完整。

  二 纸幅的决定:依书写的内容、形式或实际的需要来剪裁纸张。

  三 格局的安排:先决定行数和行的字数,以及格子长宽的比例,其次要预留落款、用印的位置。 再则天地左右也要预留适当的空白。书写时不加标点,主文开头部需空格,最后 一行不要只写一个字,因有“一字不成行”的说法。

  四 折格或界格:画界格的笔宜用油性笔,否则一经裱褙晕开来。界格的颜色以红(朱)色及黑色较典雅。如果写楷书,格子宜呈正方形,不可呈扁型。

  五 主文书写:作品的书写,最重行气的贯串和整个篇幅的和谐。

  六 落款:主文书写完毕,还需落款,通常行家看字,都先看落款。落款字体要比主文小 ,以便于识别。

  七 用印:书家在作品用印,具有正名取信的作用。一般书法用印,有姓名章、字号章、 斋馆章及闲章等多种。大小、距离都要合宜。如果印盖得恰当,可使画面生色不少。

  八 装裱:可依据需要,请裱画店装裱成镜框或滚动条,颜色以淡雅为宜。
  
  贰、作品形式与完成

  一 作品格式:

  1.条幅: 以长宣廖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 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 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 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斗方。             
  5.匾额: 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 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 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 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 或单独成立。

  9.手卷: 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二 章法布局:

  分正文、款识(落款)和印章。 整幅书法作品的分间布白 (如字距、行距、行数、字的大小、款式的高低、天地的留白) 。

  三 款识:

  1. 落款注意事项: 内容包括作品题目、书写原因、时间、作品写作地点、作品赠送对像。须 1)书体协调;2)落款字要比本文字小;3)预留印章位置,两印之间大约一枚印章的距离。4)落款(包括印章)上下不能与正文等齐,更不能超出正文。

  2. 用印注意事项:1)印泥要蘸匀,用力要适中。2)印章要比款识字形略小。  
 
  3. 通常用的印章有两种:1)一种是钤在作品姓名之下或旁侧的叫“名号章”,一般有两枚,阴阳各一。也可以只用一枚。2)一种是钤在正文第一个字右侧的叫“迎首章”,只能钤一枚,不能刻正方形。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便是行书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的鼎盛,而且李世民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他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不惜重金搜购大王墨迹三千六百纸。
  •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徵 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字。
  •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岑文本撰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十月立。楷书36行,行77字,碑额阳文篆书“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碑”十六字。
  • 楷书自汉末发轫,经三国两晋至南北朝而达到了成熟,在书史上形成了高潮。隋结束了南北六朝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使多年的分裂回归到了统一。从大业年间开始了科举取士的制度,书法(主要是楷书)成了取士标准之一。时尚所崇,必然成为世人争相趋求的目标。于是对楷书的学习日益受到重视,怎样为好字,如何才能写得好,就成了研究的课题。
  •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碑立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楷书35行,行书33字。原石久佚。
  • 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右仆射河南公,世称褚河南。
  • 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唐中叶至唐未,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为黄山白岳之奇和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酷爱书法绘画,召奚廷担任墨务官,并赐给“国姓”。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 《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撰文并书。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四月立。碑旧在江西临川,明季毁于火。楷书,据传世剪裱本计共901字。
  • 豆花,是国宝级书法家朱玖莹心中的最爱。1960年第一代制作者林德兴在台南安平开店,人称玖公的朱玖莹命名为“古早豆花”,可见其中质朴古味,引人入胜。
  • 大历十四年,颜真卿撰并书。除《集古录》,《金石录》着 录外,他书无言及者。1922年10月在长安出土,现藏于西安碑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