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温室气体 已成全球共识

标签:

【大纪元12月7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魏国金特译╱自一九九七年于日本达成协商以来,第一个要求各国抑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便在制定法规与遭全然否决的未定状态间苟延残喘。俄罗斯官方二日宣称俄国不会批准该协议,京都议定书的前景受到致命打击。不过,部分气象与外交专家认为,若与其所带动在实践上的长远影响相较,京都议定书本身的命运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专家说,纵使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一与第四大国的美俄拒绝批准该公约,京都议定书已经以一种不起眼但重要的方式改变了世界,而且这种改变将难以逆转。

许多专家批评,京都议定书的影响力深受其严重瑕疵的囿限,其中包括它欠缺对中国与其他开发中大国设定排放限制,以及其短促的时间架构(设定二○一二年为温室气体减量目标期)。为此,要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另起炉灶。

京都议定书虽已获一百二十国批准,但美国总统布什于二○○一年将之否决。没有美国,唯一可让该议定书达至法规门槛的方法,就是要有俄国的参与,而一旦形诸法规,工业国家必须在二○一二年减少其二氧化碳与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一九九○年标准的五%以上。

传言俄国总统普廷的最高经济顾问伊拉里欧诺夫二日的声明只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手法,希望借此获取欧盟、日本等支持议定书最力国家的最大让步,一名较低阶的官员三日就宣布,“除了迈向批准外,俄国尚未对批准议定书做出任何决议”,上述种种,让议定书的生效似乎仍有一线希望。

但是,不管俄国最后的决议为何,在毫无节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逾一世纪后,全球朝向限制该气体排放的进程已明确展开了。布鲁金斯研究所客座学者、柯林顿时代参与该议定书的助理国务卿桑德罗说,成功的标准不在于是否这第一份公约无异议的付诸实行,而是在于它是否把世界带往一条解决长远问题的路径。

桑德罗与其他专家提到,欧盟已通过自二○○五年起实施温室气体排放信用交易制度等相关法律,而不管京都议定书的命运未来何去何从,欧盟都将遵循该议定书的蓝图行事。

在美国,纵使布什与共和党掌控的国会强烈反对该公约,对气体的排放制定较为宽松限制的立法要求也获得普遍支持,反对京都议定书者却不得不承认,情势已然改变。反对该条约的“竞争企业协会”气象政策分析家艾柏指出:“京都议定书已经阵亡了,但这不意味它没有造成实质的破坏,也不表示它不会继续危害企业。”

批评反对声浪者认为,议定书的精髓在于设定排放温室气体的上限。该公约绝不可弃之不顾,因为没有限制,产业就没有动机去开发规范人为污染最便宜、最有功效的方式,“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气象政策主任唐宁格说:“如果美国发明了催化转换器却没有通过清净空气法,这个机器不会派上用场,我们也仍然会在袅袅污烟中窒息。”

 (取材自纽约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大气污染阻碍全球努力
北极冰帽加速融解 地球暖化加剧
最新研究:南极海冰过去半世纪缩减五分之一
绿色和平:美政府环保政绩敬陪末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