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失中的鬼仔稻 在苗栗重生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日讯】 据自由时报4月2日报导,在台湾已几近绝迹的野生稻“鬼仔稻”,昨天在苗栗县苑里镇栽植复育,多位台湾水稻专家到场见证,象征台湾野生稻研究的再出发。专家们指出,台湾野生稻保有许多宝贵基因,深具教学、研究意义。

台湾野生稻是一九二九年日本学者在苗栗竹南郡及桃园郡台地(即今八德市)发现,由于其稻谷成熟后,谷粒容易脱落而掉落水中,常只留下稻梗,早期农民以为被鬼吃掉,因而有“鬼仔稻”、“鬼稻”、或“鬼禾”之称。

台湾光复后,日本籍教授冈彦一专门从事台湾野生稻研究,民国四十年代也带领一群台湾研究者进行相关遗传调查,但随着前辈专家相继退休后,台湾野生稻研究已出现断层。

冈彦一教授的弟子、中兴大学农艺系退休教授蔡国海说,民国七十二年,返日的冈彦一教授曾回到台湾调查野生稻,发现台湾野生稻已经逐渐从发现地消失,当时在八德乡公所及中兴大学协助下,于八德地区设置复活保留区,以保住台湾野生稻的一线命脉。

然而,去年专家调查发现,由于生态丕变,且台湾野生稻的杂交性高,八德地区的台湾野生稻已几乎消失殆尽,冈彦一教授的另一门生、目前在苗栗区农改场任职的稻作专家张素贞博士,遂与蔡国海联系取得种子,选定位于苑里镇的华陶窑本土植物园区,推动繁殖复育工作。

之所以选定华陶窑,是因为当地环境单纯,且园方也愿意从事管理培育工作,双方并于昨天上午签订“台湾野生稻族群繁殖协定备忘录”,冈彦一教授的门生蔡国海、胡兆华、张素贞及台大农艺系教授卢虎生、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员黄朝庆等人,也都到场见证。

签订备忘录后,窑主陈文辉、张素贞立即栽下卅六株秧苗,园方表示,未来将依农改场所提供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复育工作,而张素贞则表示,将对后续生长状况持续追踪,以累积相关研究资料。

台大教授卢虎生说,台湾野生稻的研究出现断层,像他就是前年才第一次看到野生稻,因此复育非常重要,台湾野生稻能在台湾长期存活下来,是最好的基因保存库,对教学、研究都非常重要。

他说,从观察发现,台湾野生稻具有脱粒性强、抗恶劣环境、抗病体因子等特性,未来可利用现代分子技术从事分析研究。

陈文辉则说,早年苑里镇也有一位追随冈彦一教授从事野生稻研究的专家张文财博士,民国五十二年到非洲采集野生稻种时不幸车祸殉职,得年卅九岁,昨天栽下台湾野生稻,除具有复育、研究意义,也借此向这位苑里镇英年早逝的稻作专家致敬。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