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老国瑞士 一年公投四、五次

自由时报特派记者胡蕙宁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8日讯】以公民投票来表达“公民意思的直接民主”,在欧洲历史已久,小自村镇大至欧洲联盟,论战不休、各持己见的重大议题,最能服众的方式就是“公投论输赢”。

 这之中最为有名的“公投老国”就属瑞士,翻开瑞士联邦的“公投史”,长表一挂可以回溯到一八四八年的公投纪录。今年分别在二、四、五月已经举行过三次公投,而接下来十月与十一月都还各有一场“公投盛会”。

 在瑞士法定的“必经公投事项”里,首先是有关修宪议题与更动宪法内容有关的协定或条约,其次是在瑞士州理事会拒绝或持相反意见时提案施行新法、修改或废除法律,最后一项就是关于兴建核能设施等事项。每一遇到这些相关提案或是议题,瑞士公投就是免不了的“公民审判”。其他非必经公投事项,但具备法定条件,例如对于财政预算与建筑方案等等,也可能在达到一定的连署之后,利用公投来做最后裁决。

 公投时间表 排到二○二○年

 于是加入政治选举事项与近年来急剧上升的“重大事件”,可以发现瑞士自一九九八年以来,平均一年四到五次的公民投票已经是稀松平常,联邦政府的“年度公投事项与时间表”更是已经排到了公元二○二○年!

 例如最近一次在五月十八日举行的大公投,诸多修法提案中也出现了是否“放弃核能发电”一项,最后结果显示,瑞士公民暂时还是决定停留在核能发电的阶段,拒绝立即搭上非核家园的“欧洲时尚列车”。

 欧洲这几年已经有德国、意大利、瑞典与荷兰等五个国家国会通过决议,放弃核能,以发展再生能源来供应电能。

 拥核、反核 交由公投决定

 瑞士五月这场公投,关于“发电无核(Strom ohne Atom)”这部分尤其受到周边邻国的重视。瑞士目前核能发电占全国总用电量的百分之四十,反核人士认为核子反应炉都是“潜在性的核子炸弹”,计划到二○一四年,将瑞士境内的五大核电厂逐步关闭,这之中鼓励兴建再生能源发电厂。

 瑞士反核人士评估算出,在放弃对外国输出供电并节约多余消耗下,逐步停止核能供电在瑞士不但没有供电不足问题,科技上也可行、经济上足以承担、用电更安全可靠、甚至还能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而二氧化碳废气排放量也不会因此增加。

 瑞士反核人士甚至在公投之前就提出“后备方案”,也就是当公决反核不成,将再举行二次公投,决议未来十年中停盖新核能厂,现行核能发电厂以四十年营运期间为限,延长营运必须再由公投决定。

 但是拥核势力庞大,该国国民党与核能厂全力反扑,警告非核供电之后将陷入“用电危机”,然后就是“高电价时代”的来临。瑞士媒体之前就不看好这次的“反核胜算”,认为该国目前的“反核气氛尚未成熟”。瑞士上一次的反核公投案是一九九○年,拥核方面险胜。

 这次结果相较于上次、甚至一九七九年以来所有的反核立法公投,都明显地让反核人士更失望,因为赞成核能与反对的结果差距拉大。更令人意外的是,连“后备方案”都遭到公投否决。

 瑞士的能源部长洛以恩别克(Leuenberger)对于这样的公投结果表示松了一口气,他个人是支持反核“不应操之过急”一派。专家在公投后分析反核专案之所以在这次公投失败,原因跟经济萧条很有关系。

 因为在不景气的情况下,瑞士民众显然不愿意做任何“尝试举动”,尤其鼓励替代性能源很可能造成提高目前电价或是要求特别支出,“能源换跑道”是要付出“代价”的,在预估所有变动都可能让荷包吃紧之下,瑞士民众“目前没兴趣”。

 而这次公投比起上一次来说,距离一九八六年车诺比尔辐射外泄事件又更久远,人们已经逐渐淡忘核能厂外泄的恐怖经验也有影响。另外,瑞士西边才在去年秋天公投通过开放能源竞争市场;除此之外,核能厂所在地的核厂员工也展现了大团结。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经过长期的安全操作核电厂之后,瑞士民众对于自己的核能厂安检程度产生了“信心”,忧虑核能外泄的人口降低。总而言之,这次公投对于瑞士反核人士是一大打击,媒体与专家也相信,瑞士要踏上完全的“无核家园”之境,还有一段长路好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国际技能竞赛台湾获四金一银二铜
《温布顿网球公开赛》“特快车”费德尔驰进第三轮
温布顿网赛  费德瑞击败费希闯进十六强
陈建仁将应邀在日内瓦国际护理协会专题演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