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2日讯】 十八世纪中叶,我国伟大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件瑰宝。

  曹雪芹(?一1763或1764)是我中国人民熟悉的作家,他披星戴月,含辛茹苦,伏案十年,从事《红楼梦》的创作,先后增删五次,不幸中道贫病而卒,年未及五十,全书遂未成。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高鹗所作。

  为反映中国这一古典文学名著,邮电部于1981年11月20日和l982年4月24日分两批发行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一套,共十二枚,均为彩色影写版印制。同时还发行了小型张“红楼梦——双玉读曲”。原画作者刘旦宅,邮票 设计者潘可明。

  刘旦宅今年五十四岁,画《红楼梦》人物画已近三十年了。五十年代初,他创作了连环画《史湘云》,以后又用年画形式画过四条屏和单张《红楼梦》人物图。后来他又创作了国画画册《石头记人物图》、《红楼梦故事图》,也画过十二金钗的月历。但画上邮票,在刘旦宅还是第一次。

  这套邮票布局得当,画面简洁,人物形象突出。画面上身世地位大相径庭、性格志趣迥然相异的十二金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画家作了巧妙的安排,把宝黛相依,悄读《西厢记》的故事情节,绘制成了“红楼梦——双玉读曲”小型张。画面以盛开的桃花为背景,配以几座楼台亭阁。在一片春意盎然的气氛中,林黛玉谈装素抹,贾宝玉披红着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艺术效果。这套邮票被评为“一九八一年最佳特种邮票”。

  长达一百二十万言的《红楼梦》,是中国封建末世的历史画卷。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作者用十分精湛的现实主义笔力,对封建统治阶级作了深入膜里的艺术解剖,并令人信服地展示出这个阶级的腐朽本质及其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为那个没落阶级、没落时代,奏起了一阕音调悲沉的挽歌,但是曹雪芹的天才,不权在于暴露,同时还在于肯定,肯定反封建的人的美,反封建的爱情的美。作者除倾注心血塑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典型形象,满腔热情地歌颂他们思想一致、志趣相投、生死不渝的反封建爱情外,还成功地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典型人物形象,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华。(世界艺术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修炼会走火入魔的说法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大家主要是从艺术作品中看来的,这些艺术作品中就包括《红楼梦》。《红楼梦》中关于妙玉修炼曾经走火入魔的事,流传甚广,流毒甚广。
  • 大家知道,《红楼梦》中经常提到两座庙:“铁槛寺”和“馒头庵”。这座铁槛寺实际上是贾府的家庙。“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贴,好为送灵人口寄居。……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红楼梦》第15回)曹雪芹这里对“馒头庵”得名的解释:“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我认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其实“馒头庵”的得名不是这么回事。
  • 《红楼梦》里有句话:“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材,而且通情达理。可是怎样才能如愿以偿呢?
  • 《三国演义》处处蕴含着古人的天机,只是我们有时会忽略那些东西,认为是迷信。刘备的坐骑叫“的卢”,人人都认为他妨主,以为不详。可是真相却像是龙马,可以腾空。关键时刻救了刘备一命。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 “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明清以来,许多文人认同这一论点,重视女子才华,因而这一时期才女大量涌现,才女文学之繁荣,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评明清才女,大多推举商夫人为冠。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时的江南贤媛商景兰。富庶而风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闺秀数不胜数,商夫人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样的英灵之气呢……
  • 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逃至吴国,说服吴王攻破楚国首都;越王句践表面向吴求降,暗中发愤图强,二十二年后一举消灭吴国。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西湖之畔,段家桥头,有一处小摊格外引人瞩目。摊位上摆着一幅幅颇具元人笔法的淡墨山水,画作上题着娟秀的小楷——“黄媛介”,摊主恰恰是位布衣荆钗的少妇。一旦赚够一日的生活费,她就匆匆收摊,不肯再作画。 女子抛头露面来养家糊口,在古代称得上是一大奇闻。这位独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兴的名媛淑女黄媛介。她和姐姐黄媛贞,更是一对才女姐妹花。时人对她们有一段知名的评价……
  • “我谢絮才,生长闺门,性耽书史,自惭巾帼,不爱铅华……”一出独幕剧,一场独角戏,吟唱着清代女子的才情与心志。这部杂剧名为《乔影》,甫问世就被之管弦,传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颇似有井水处必歌柳永词的盛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