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是危机也是转机

黄伟俐

标签:

【大纪元9月6日讯】
 
  有很多忧郁症的病人在他们最低落、最无助的时候感受不到一丝活下去的理由,总觉得人生是一场虚空,看不到一丁点希望。等到忧郁的情形较为好转,他们往往开始出现信心危机,丧失自信,觉得自己不够坚强、受不起打击、让别人失望、是个失败者,甚至担心这一辈子再也站不起来,会不会就这样疯掉?(这时候会因活力较恢复,但思想仍很负面而易出现烦躁不安,需小心自杀的危险性。)

  这样的一些想法在旁人眼中,或者等到患者复原之后或许都会觉得只是小题大作、过度紧张,但此刻在患者的心里却是深信不疑,无法改变。他们会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危机,即使度过了,也无法得回以往的快乐生活,终其一生要活在忧郁症的阴影里。这样的状况或许会持续很久,家属或伴侣在处理患者对绝望的坚持时经常会很挫折,也容易在此刻丧失了耐心,不知该如何予以帮忙,有时也会产生愤怒与冲突。

  虽然重度忧郁症患者有些时候会持续受症状影响达两年以上,即使忧郁症在完全复原之后复发的可能性很高,但是医师在强调这些数字的时候,并不是在吓唬病人要按时吃药、回诊,也不是在突显自己的重要,而是在提醒民众不要轻忽忧郁症的治疗,要建立正确的概念。比较不幸的是,社会大众因为经常在报章媒体上看到忧郁症患者自杀的消息,不免对忧郁症抱持比较负面与悲观的印象,即使看到少数忧郁症患者〈往往是演艺人士〉成功恢复的案例,也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数年前笔者追踪防问了一群曾得过重度忧郁症的患者,虽然自杀率确实偏高,治疗恢复的情况不尽令人满意,但也遇到了好几个令人觉得高兴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忧郁症的患者做个参考。

  有一个50几岁的中年妇女,平常的工作是看顾自家开的杂货店,在得到忧郁症之前,要是遇到不如意的事,跟儿子媳妇斗气,她只会闷坐在店里发脾气,给客人一张臭脸看,然后越想越呕,愈觉得自己委屈。在忧郁症复原的时候她体会到原来这是不好的,淤积的情绪,尤其愤怒对身心的健康有很大的杀伤力。于是复原之后,当心情不佳时,她不再委屈自己,她把媳妇找来看店,自己去散步一两个小时,等到心情平静了再回来。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40岁的职业妇女,在得到忧郁症之前她每天下了班就急急忙忙赶回家帮老公儿子准备爱心晚餐,忙完了还要洗衣服、整理家里…有时老公顶嘴、小孩成绩不好,就会觉得更生气、更难过,因为自己这么辛苦、这么牺牲。忧郁症复原的时候她发现以往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责任是不需要的,这样的生活是可以改变的,于是在好了以后她就一个礼拜抽出两个晚上把家里交给先生,自己去运动、和朋友聚会,她过的比以前更快乐〈实际上她们一家子都过的更好〉,她觉得其实得到忧郁症反而是人生中的一件好事,是她懂得过生活的一个转捩点。

  这两个患者〈曾经是〉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忧郁症都不曾再复发,她们都过的更好,忧郁症是一个危机,但它也是一个转机,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回顾我们的生活,省视我们的个性,帮助我们得到以前不曾有过的快乐与充实。对于一些我曾、或正在做心里治疗的个案,我经常会这样的告诉他们,不要觉得是自己倒楣得到忧郁症,要把握机会认识自己的弱处,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要灰心,不要绝望,或许正如一句大家都可能听过的话“上帝会为您打开另一扇窗户”。  (台湾耕莘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药忘忧茶对轻忧郁症病患可发挥功效
惠氏药厂坦承Effexor不适合儿童病患服用
新加坡不少失业白领阶层患有忧郁症
民间团体吁社会大众还给精神病患人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