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国光专访三:关于北京对香港态度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雪儿香港报导/

关于北京对香港的态度:

北京在(香港)政治改革方面,我们很难设想到它会给香港自主权,然后香港可以自由地讨论这个改革。

北京政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东西都要控制,香港在出现“七一”和“元旦”游行的这种背景下,北京政府会感觉到,如果由香港来讨论的话,首先,特区政府是一个弱势政府,特区政府根本就不可能提出能让市民愿意接受的东西。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特区政府根本就没有能力和民间高涨的民主诉求相抗。

如果政治改革的讨论完全放在香港的自主上,那当然会是民众的一个民主要求,会完全压倒北京代理人在香港所发出的声音,所以北京干脆拨开这个代理人,自己来处理。北京不会让香港“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它没有给一个时间表,也没有给一个承诺,以拖延拒绝了政治改革。

我很难想像北京会放弃香港人,让他们自己选择政治改革,如果香港人可以自己选择,也不会发生过去六年半以来,特区政府的施政和民主的差距这么大,发生了去年“七一”这么大规模的游行。当然“七一”游行的矛头是针对特首和特区政府,而特首、特区政府背后就是北京。如果不是北京对港政策有一个压制民主诉求这样一个基本背景的话,香港也不会发生这样大的问题。

二十三条要不是亲北京的力量在立法会失去多数,二十三条在(去年)七月九日还是会二读通过,虽然内容做了一些修订。

现在港人要求的政改就是普选,首先是普选特首,然后是(全面普选)立法会。这样的要求会对香港现有政治架构,进行一个根本的改造。(到时候)香港基本上会是一个民主架构。不管选出来的人是谁,也许是董建华,但是不一样,因为那是一个民主的运作。

北京是完全不愿意看到香港的政治有一个民主政治规则来运作,(因为)这就等于北京完全失去了对香港的控制权。没有了二十三条,它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控制香港,(透过)经济、舆论、地下党等办法都可以。但如果香港的特首和立法会全是由港人通过选举产生,北京的控制就大成疑问,这就成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另外,我相信北京很担心香港这样一个民主性选举真的出现,会给内地一个很大的示范作用。港人可以选举自己的特首,立法会议员的话,上海人可以讲我们可否选举自己的市长?可不可以选举自己的人大代表?完全以我们的自由来选举。

当然,我们看到中国的领导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国民的教育程度低,所以中国不能够推行民主。香港的教育程度是相当高,比很多西方国家并不差太多,为什么不可以实现民主?

如果香港实行了民主,上海人也会讲我们的水平也不差,为什么不可以实行选举?这样下来,就会起了一个骨牌效应,在中国真的出现了真正的民主化。共产党是一定反对民主化的,虽然北京口口声声说尊重“当家作主”。这是废话!真正“当家作主”就要民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坚决地抵制香港要求的政改。

香港正处于一个非常不确定的一个时段,整个局势可能要到九月份才会有初步的明朗,因为九月份立法会选举后,会有一个新的政治架构形成。到底哪一边的力量会在立法会占据比较多的席位,这个架构才会明朗起来?现在是一个混沌的时段。

当然,中港经济溶合本身也是刚开头,内地到香港的自由行已经进行了几个月,这个是一个比较小的措施,比较大的是内地跟香港的更紧密经贸安排,从今年一月一日开始实行,到底中央在经济上的声援,对香港社会政治层面的影向到底会是甚样,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总得来看,二零零四年是香港面临非常关键的一年。如果在立法会选举当中,由于经济的因素,还是由于北京做工作的因素,使得亲北京力量保持一个多数,基本上可以预言,在新的立法会选举产生以后,二十三条还会以不同方式改头换面重来,整个特区政府会加强它的施政力度,继续在经济上做一些文章。那么香港就真正变成非常少香港特色的香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深圳。

变成了大一点的深圳,也有很骄傲的地方,深圳不是全中国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地方吗?不是全中国生活水准比较高的地方吗?香港就真的处在中国的“一国”里面。也是存在“两制”,深圳现在也是“两制”。

但如果立法会真的出现主导民主的议员占多数席位,下一步不仅是通过街头游行,而是通过立法会──香港一个民意的机构──要求政改的压力,声音会因此而增高,压力也会强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最低限度,香港特区政府本来已经很糟糕的施政,会受到更多的牵制,它的施政质量会进一步变得糟糕,会面临更大压力,这个压力会把香港调到什么地方去,就要看北京的回应。

关于北京代理人一词:

用“北京在港的代理人”一词是因为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但在香港不敢露面,是不是很奇怪?

为什么不公开在香港设立中国共产党香港特别行政区委员会?那我们知道他是谁。如果我们知道这些人是谁,我们就可以检验他有没有干涉香港这个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私政,我们可以加以干涉。现在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谁,董建华是不是共产党员、其他有什么人、在这个特区架构有多大的权力?我们也不知道,但北京知道。这连最起码的一个透明度都没有。

香港的居民在这一点上还不如国内的居民。国内居民知道省委书记是谁,最高权力掌握者,代表执政者在那个地方的施政。但香港居民却不知道是通过哪个地方和中央政府联系。这个本身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中央很有能力,很了解(香港的情况),也看到中央不断地判断事物,如“七一”游行有那么多人上街,“元旦”也有超过十万人上街。如果“七一”北京是讯息错误的,没料到(元旦也)有如此多人上街,过了半年了,中央的错误仍是很离谱。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他们没有把正确的讯息传到北京。这些人能否把香港市民真实的想法、愿望、要求传达给北京呢?

无论中央是否赞同港人的民意,但首先应该去了解港人的民意,不要把港人表达意见视为搞“港独”。有人写文章指北京曾表示尊重台湾人当家作主的愿望,但是反对台湾独立,但对香港却说若港人当家作主,就是搞香港独立,这个逻辑本身就很有问题。

北京不接受民主也许可以理解,但北京不愿意了解港人真实想法,这就不能理解了。哪怕是从自己的利益去考虑,也应该去理解港人的想法和要求,如果能妥协的话,当然政治都是妥协的艺术。你可以不同意港人直选特首的要求,问题是如何让港人不满意但是也接受,北京治港最大的失败恐怕在这里。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府采购大量催泪弹防暴头盔
香港人对政府信心再创新低
京要港公务员支持23条 港称中立和支持没矛盾
曾荫权指“七一”游行对港府施政带来启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