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医院 健保 吵吵闹闹为哪桩?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3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报导)一向是乖乖牌形象的医护人员,昨天下午走上街头抗议,身穿白袍,拿的不是听诊器,而是抗议场面常用的气笛,平常救人用的救护车也成了造势的工具。原来是地区医院抗议总额预算制度不公,对地区医院大小眼,发动大约两千名医护人员游行。

带队的地区医院协会理事长谢文辉表示,地区医院近五百家,占所有医院家数的八成,但是却只分到健保两成五的资源,现在支付标准的点值又要调整,小医院远不如大医院,就算叫长庚来经营也会倒,根本是把地区医院逼上绝路。

南投秀传医院院长谢辉龙表示,北上抗争他们也很无奈,但绝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制度病入膏肓,现在健保支付标准的点值调整,要一块却是七折八扣只给几毛,医院收入跟着下降,以秀传医院而言,等于一季要还给健保三千五百万元,医院元气大伤。

医院喊着没利润,首当其冲的就是医护人员,有的医院早就取消医师的底薪,改成门诊量多寡计价,但是既然医院门诊量减少,其实就相当变相的减薪,也有护理人员担心医院缩编,头路没了。

由于过去医院看越多病患,健保给付越多,造成医疗支出成长幅度过大,健保财务有困难,才在九十一年起,实施总额预算制度,也就是把医疗支出成长限定在百分之四的范围,每年编列一定预算,不管医院看多少病患,都是给付一样的金额,并且希望大医院看重症,小医院看小毛病,才又定出门诊住院占申报费用比例,以及支付标准点值等游戏规则,但医院还是满腹苦水,认为分配资源不公。地区医院协会更把矛头指向前健保局总经理,现任卫生署副署长张鸿仁应该负责,谢文辉说,总额预算制度实施三年,张鸿仁作为当时的主事者,造成现在无法收拾的乱象,当然要负责。

谢文辉也说,万一地区医院倒光了,叫中南部民众去哪里就医,健保局不能只从台北看天下,漠视乡镇社区医疗的重要性。不过卫生署长陈建仁则替张鸿仁抱不平,认为医院总额不是一人决策,张鸿仁当时只是执行既定政策,要他下台不是合理的诉求。

不过就在卫生署,医院为钱谈不拢之际,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民众的就医权益,因为这出戏码,民众或许看的雾煞煞,却要遭遇在总额预算制度下,陆续浮现的医院要节省成本而限诊,关闭病床等,一方面健保又喊着财务困难,可能要调涨保费,到头来似乎都转嫁到民众的头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