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候诊逾半小时 烦躁上身

人气: 7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三长两短”是台湾常见的看病文化,民众在候诊室等半天,看病却只有短短几分钟;秀传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罗政勤最近做了一项研究表示,台湾民众认为最适当的候诊时间其实是十五分钟以下,一旦候诊超过卅分钟,患者就会感到烦躁不安,还可能衍生事端。他建议,医院适度改变预约及看病流程,别再让患者“久等”了!

由于候诊时间过长,除了不时传出有病患因为等候过久,跑进诊间跟医师理论、争吵外,日前甚至有一名精神科病患,疑似因为候诊不耐,伺机跑上医院顶楼闹自杀。

那么“台湾民众究竟认为候诊时间多长才算合理,还能忍受?”罗政勤以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彰化秀传医院及员林伍伦医院,早、午、晚三个门诊,共三百四十名病患。结果发现,患者认为最合适的候诊等待时间应该在十五分钟以下,一般如果等候超过卅分钟,就会容易烦躁不安;若是等待时间超过四十五分钟,患者多半表示相当“不爽”;一旦等待超过一小时,患者表示会干脆走人。

此外,根据董氏基金会去年8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四成民众到医院看诊的平均候诊时间为十五到卅分钟,三成民众得等候卅分钟到一小时才能看到医师;只有不到两成的民众,可以在抵达的十五分钟内,接受诊疗。

罗政勤表示,对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来说,候诊室过于拥挤也可能成为另一种疾病传播的空间。因此,设法缩短民众候诊时间确有必要。而除了医护人员必须用心安抚候诊病患之外,“预约民众不准时,也是台湾医院候诊时间长的原因之一!”也因此,预约病患及现场挂号病患交错排号,有助缩短等候时间。

此外,像是事先规划好病患下次就医应该先进行的检查事项,让预约民众到医院后可以先接受其他检查,也有助缩短候诊时间。

除了已经有几家医学中心开放民众及时查询看诊进度之外,“现在还有医院会让患者先留下手机等联络电话,等即将到号才通知。”都可以避免民众久候,甚至还有医院开设“网咖”,避免民众无聊。

上大医院 记得预约挂号

〔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其实病患如果能够把握一些诀窍,就可以减少自己枯等的时间”马偕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吕宜兴说,首先最好提前一天预约挂号,“让病历和医师等你!”否则在医学中心现场挂号,光是等病历抵达就要一段时间,根本不可能在十五分钟内就看到病。

此外,如果知道医师多半准时开诊,那建议不妨赶在头一个钟头报到,通常人不多,不用等太久。不过,如果挂的号码很后面,可别一大早就去等,自己找罪受!现在的预约单多半会告知患者恰当抵达的时间,不妨多参考。

而现在很多医院有提供网上或是电话查询看诊进度,病患也可以利用,来掌握看诊时间。

吕宜兴说,其实“很多病患未必最在意的是等候的时间,而是候诊时间与看诊时间的不成比例,如果医师能够多问一些,即使久等,病患也未必不开心!”

秀传医院的研究便发现,即使让病人等超过一个小时,只要医生愿意花十分钟以上的时间听病人抱怨,就能让病人开心。

其实,“在台湾不只病人要等医生,有时候医生等患者也一样是个困扰!”一位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冬天一到,大家都爱赖床,有些医师在门诊,枯等一、两个钟头只有几只小猫上门,总是等到快到中午,才会涌入一大堆病患来报到,碍于医院规定,又得看完这些病患,医师连午餐都没得吃。

“更惨的是夜诊,多半是上班族想要趁下班之后来看病,只要一下雨、塞车,几乎所有的病患都迟到。看完诊有时都已经快十二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