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台湾走向研发导向应防制造业空洞化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易霖新竹21日电 )台湾发展传统及科技产业代工优势逐渐被东南亚国家取代,近年来业界高喊台湾应从“制造导向”走向“研发导向”。台湾产业科技推动协会副理事长黄得瑞表示,台湾走向研发导向是时势所趋,但应避免制造业空洞化危机。

黄得瑞表示,台湾产业发展迄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0至1980年代,以OEM(委外代工)为主的传统产业代工时期;第二阶段则是1980至2000年的高科技产业代工期,发展趋势已由OEM转向ODM(设计代工 )及创新研发;千禧年后,进入以创新研发(自创品牌)的时代,进一步主导国际新规格。

他指出,1997 年底“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发生后,美国逐渐失去制造业大国优势,1980 年代中起,亚洲四小龙开始积极切入科技产业代工,为台湾经济开启另一波高潮。

受科技产业代工转向发展影响,亚洲四小龙 7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短短二十年间,科技出口指数(Technology Export Index,)成长幅度惊人。

根据统计,1977年亚洲四小龙科技出口指数为0.74,远低于同期G-7国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的2.17;但1995年时,亚洲四小龙出口指数成长至1.8,超越G-7同期的1.67,显示当时台湾分享科技产业代工获益不浅。

黄得瑞指出,随着知识经济带动产业全球化、网路化及科技化发展,科技产业的经营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台湾面临较高的人力成本、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中国内需市场吸引力及开发国家工业等种种国际竞争压力,逐渐失去科技产业代工的优势,走向研发导向是时势所趋。

不过他也强调,近年来业界高喊台湾应从“制造导向”走向“研发导向”,甚至认为台湾“适合做研发,生产应外移”,但这样的观念如果过分宣导,将使台湾制造业面临“空洞化”的危机,由于制造业属劳力密集产业,一旦落入空洞化,恐将造成台湾失业率大幅升高,衍生繁杂的社会问题。

黄得瑞说,研发与制造是一体的两面,不能过分倚赖单一层面,没有制造同步推动研发,势必产生问题,制造业也必须同步转型。

他认为,在积极推动台湾走向“创新研发”之余,也应致力打造台湾成为“高附加价值产品生产基地”;不论“传统产业”或“科技产业”均应利用创新思维与科技方法促成产业“知识化”与“加值化”,而产业界成立的“创新研发中心”也不应“看大不看小”,忽略多数中小企业所具备的高度机动性及应变能力。

除了“制造导向”与“创新导向”应兼顾,黄得瑞建议,未来台湾要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维持竞争力,必须持续为迈向技术专精、服务卓越而努力。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整合产官学研各界意见,拟订重要科技发展方针,藉由国家科技发展体系推动执行各项重大科技政策,以实质的经费、人力等资源投入,如此才能创造一个有利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建构成功的发展模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