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雷公医师霹雳菩萨 国泰医院院长陈楷模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罗碧╱特稿

“生命是无价之宝,当病人来找你时,他是把命交给你,怎能随便呢?”行医逾半世纪的总统府资政陈楷模不仅是外科权威,过去在台大医院服务时,还因教学严谨、要求严格,而有“雷公”之称,包括林口长庚医院院长陈敏夫、亚东医院院长朱树勋、新光医院副院长黄芳彦、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等多位名医,都是他教导出来的学生。

一位教授级的名医私下透露,第一次上手术台替一名胃癌病人开刀,从头到尾被陈楷模指责,让他差点连手术刀都拿不稳,很没有面子…。提起当年这段陈年往事,原本忧国忧民、神情严肃的陈楷模哈哈大笑说,他以前在台大服务时,对学生的确很严格。

目前有很多医师学生都不相信电视上播出的日剧“白色巨塔”是真的,陈楷模说,其实现在播的版本已经是重新改编后重拍的剧情,和他在廿年前看的版本及情节有满多不同,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等高贵仪器,全都是靠眼睛、手、口及耳朵推敲病情的,对医师的诊断都是大考验。

陈楷模回忆,早年他在当住院医师时,每星期二是主任要回诊查房的日子,他前一天都不敢睡觉,彻夜整理病历,免得第二天主任拿着病历抽问时,答不出来就惨了…;他还记得,一名现在是院长级的名医在当住院医师时,被主任嫌病历写得太草率,主任毫不留情就把病历表随手一丢,那名医师只有摸摸鼻子,悻悻然把病历捡回来重新写过。

陈楷模开玩笑地说,等到他当上台大外科主任时,也曾看到住院医师写的病历太草率,气得很想把病历摔出去,不过一想到一旦摔出去后,恐怕没人会去捡,只好按捺住,没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社会向钱看 医者缺仁心

由于时代不同了,他说,社会风气大不如前,大家都向钱看齐,想不劳而获,又怎能苛责“七年级生”是草莓族,禁不起磨练呢?就像现在医院评鉴要加入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但是如果学生从小的家庭教育就没有修身养性的观念,父母也没有教导,又怎能期望他在一夕之间具有仁心仁术呢?

他在幼年时,祖父母就常告诉他,“救人一命值千金”,他一直牢记在心,因为当医师拿起手术刀时,一定要很谨慎、仔细地执行每个步骤,否则“救人”变“杀人”,所以他很认同“白色巨塔”一剧中,一心往上爬的外科医师财前教授在每次手术前,都会事先模拟一遍,要如何下刀、缝合等步骤,但陈楷模并不认同剧中人物“财前”处理医病关系的态度及做法,认为财前太大意及自满,以致让病患最后死于癌转移。

陈楷模强调,“骄傲会让一个人失败,当没有人敢批评你,而你又自以为高高在上时,就是最危险的时候了”。

尽管现在已是国泰医院院长,但是他仍然每天亲自去巡房,看病人的状况,因为他在台大医院服务时,就曾经有主治医师在替病人开刀后,没有查房,结果病人的伤口化脓,被当时的院长也是外科主任高天成发现,下令这名主治医师停刀三个月,同时要求他好好反省…。

正因为他的个性耿直、敢言且果决,不怕得罪人,因此他在台大医院服务期间,还常扮演着改革者的角色,不仅曾担任台大医院急诊处、麻醉科和外科主任,而且在他的任内,还推动国内心脏及肝脏移植,把骨科从外科规立出来。

救助弱势者 健保不能倒

如今他最挂念的是,全民健保一定不能倒,一定要永续经营下去,否则经济弱势者会被迫放弃治疗,但是健保给付一定要重新检讨,把钱花在刀口上,不能无限扩张和增加保费。

他同时认为,要加强病人的卫教宣导,不能过度干预医疗行为,要求医师一定要做什么昂贵检查或开什么药,当然医师也要自律,不必要的检查及手术,就不要做,唯有共体时艰,爱惜健保资源,才能确保民众就医无虞,医疗品质不下降。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