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 看得到吃不到

标签:

【大纪元12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中兴╱台北报导〕台行政院金管会主委龚照胜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国几乎不可能在2006年依WTO议约内容开放境内金融市场,相对地,台湾的消费金融市场却与日俱增,外资不至于因为一块“看得到吃不到”的市场,而放弃台湾市场。”的市场,而放弃台湾市场。

刚落幕不久的本届智利APEC年会,多个会员体因热中于与中国互签自由贸易协定(FTA ),因而不愿与我国领袖代表进行正式双边会谈,或者在会谈后要求我国不要发布新闻。

回顾2002年龚照胜担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 )台湾区总裁时,成功为台湾赴欧招商,却遭北京强力打压,这次我国金融整并及对外招商,有没有类似压力,引起外界好奇,龚照胜因而做出相关说明。

龚照胜指出,包括他在内,国际法人几乎没有人相信中国能依照WTO议约内容,如期在2006年开放中国境内金融市场,许多人所看好的其实是“看得到吃不到”。

龚照胜解释,如果中国政治不做改革,金融是不可能开放的。就像台湾,过去银行呆账的产生与政策性纾困脱不了关系,以前台湾只有“政策金融”,但没有“金融政策”。

龚照胜表示,中国境内银行体质太弱、逾放比太高,逾放高的原因,根本就是来自政府所经营的国营企业所赊欠,这些都来自中国既有的政治体制使然。

除此之外,中国境内房地产泡沫化问题相当严重,其中上海房地产泡沫化才刚开始,“只要一开始,就会迈向破灭”,最后都会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龚照胜说,中国自1993年第1次宏观调控开始,到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每次泡沫化从来没有1次“软着陆”。

在这种政治体制下,金融仍是由中国官方所控制的,难以真正开放供外国业者自由进入经营。

龚照胜表示,台湾金融业要吸引外资购并,有许多珍贵筹码,例如台湾的基本政治、经济体制与西方接轨、人才优秀、金融体系低逾放。

最重要的是,台湾消费金融市场正大幅成长,是有意切入台湾市场的跨国银行所垂涎;加上政府重视金融产业,近年来推动一系列金融改革,外资都在鼓掌,这些都是台湾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

龚照胜强调,类似花旗(CITI )等这种跨国大集团,他们在两岸的投资与布局,自会考虑某种平衡性,中国市场虽大,但并非一个好介入的市场;台湾则因市场开放,且原本就是富裕地区,我们市场开放愈彻底,外资的商机愈大。

不过龚照胜强调,我们不可能“便宜卖”银行,官股银行的整并,一切要听财政部的,财政部如有需求,金管会将全力配合。

至于中国经济发展对台湾构成压力日益增大,甚至传出外资担心北京态度,对于购并我国金融业心存顾忌;当龚照胜被问到在执行陈总统“2阶段4目标”金融整并政策时,是否感受到中方压力时,他回答:“我们没有感受到”。

相关新闻
期货商品预测选情 布什会赢
香港八月份基金业销售疲弱
法国巴黎银行预估人民币未来一年不会升值
日本央行如各界预期  维持宽松金融政策不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