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各种元宵趣闻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月7日讯】(大纪元纪者综合报导) 古时,人们经常通过一定的仪式活动庆祝丰收,祈求美好生活。长此以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就形成了。佛山继1月30日南海乐安灯会以后,南海大沥狮会、南海官窑生菜会、高明东西村和塘肚村的“行神”、禅城“行通济”等民俗活动将相继于元宵前及元宵当天举行。

佛山“生财”“行通济”

“行通济,没闭翳(烦恼)”,意思就是到通济桥走一走,全年都会没忧愁。元宵节“行通济”已经是流传了400多年的民间传统习俗,如今这一习俗已经成为佛山人过元宵节不可或缺的节目。通济桥建成至今已经有400多年,“行通济”的习俗则是从清朝初年形成的。

行通济习俗是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拿着生菜,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涌到禅城区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以求得一年的平安和好运。而且“行通济”要从北面上桥,从南端出去,这路线是祖宗定下的,不能错。必须得一次过从桥头走到桥尾,也就是从门楼这一头走到生菜池。据说,扔生菜就是求其谐音“生财”之意,而生葱在佛山人的风俗里是“聪明”的意思。

虽然佛山市气象局发布了2月5日下午低温的消息,但湿冷的天气却阻不住当地群众一年一度的传统习俗 – 行通济。据估计今年约有40万人行通济,大家手里都拿着生菜,带着转风车,倾城而出兴高彩烈涌向通济桥。通济桥上汇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流,凝聚着成千上万个共同的愿望:平安,幸福。

一位游客说,尽管天气很冷还一定要来“行通济”,走一走通济桥,扔一扔生菜,为新的一年求个好意头 – “生财,生财,恭喜发财”。

佛冈扔豆腐奇习

2月5日是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的村民们最快乐的一天。这天,这里的村民以互相投掷豆腐来闹元宵,村民身上的豆腐越多越高兴。

平日里朴实的村民倾巢而出,以他们独有的方式 – 互相投掷豆腐闹元宵。这天下午3时,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追逐嬉笑声,豆腐似雪花般在狂欢的人群间飞舞,打在人们欢庆的脸上、身上。一阵掷打、涂抹之后,个个变成了大花脸。

相传掷豆腐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盛产豆腐。正月十三这天,有村民不慎倒豆腐于地上,吸引了很多燕子前来啄食,之后垒窝繁衍,当年为庄稼带来大丰收。村民认为是燕子给他们带来好收成,因此纷纷把豆腐投掷到瓦檐上,让燕子永久留下来。逐步演变成人们互掷豆腐,喜闹两三天庆祝。

南海官窑生菜会

2月5日是南海官窑举行传统的节日盛会生菜会,千名以上群众,共聚一堂,大吃生菜宴。为了取个好意头,出门在外的官窑人纷纷赶回家乡,前来参加“生财宴”。这项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民俗取广东粤语“生菜”寓“生财”之吉利祈愿,是官窑人过元宵的传统习俗。

生菜会是南海官窑的传统节日,将咸菜、肉粒、蚬肉……放进生菜叶,还要包起来吃。该节日源自明清,以清末民初最为鼎盛。它与广州黄埔南海神庙“菠萝节”和肇庆悦城龙母庙“龙母诞”齐名。1984年,官窑恢复了文革期间停止的生菜会,以醒狮“采青”和吃生菜包为主,每年元宵举行。

当时的生菜会源于明,兴于清,盛于民国时期,官窑生菜会源于凤山古庙生菜会。过去,官窑有座白衣送子观音庙(即凤山古庙),正月26是观音娘娘诞辰之日。每年这一天,当地百姓就前往白衣观音庙参神,然后到庙后的天井就地坐食生菜包,到庙后楼的“摸仔岩”摸螺。摸到螺寓生男,摸到蚬寓生女。

据传,民国时期,广东总督陈济棠的七姨太到官窑拜神摸到螺,回家后果生一子。于是,官窑生菜会“灵验”蜚声海内外。

大沥狮会

佛山南海大沥醒狮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每年正月十四是大沥传统的醒狮会期,每年的这个时候四乡醒狮云集,竞技献艺,采青比武,最多的一年竟有五百多头醒狮共舞,成为珠三角独特的黄历新年一景。

据中新网报导,今年的醒狮会共安排了四个表演区,分布在该镇的各个角落。大沥独特的醒狮民间艺术活动,曾夺得比利时国际狮艺大赛第一名等多项海内外奖项。

南海是醒狮之乡,相传明朝时期,此地常有怪兽出没,当地居民就制作了和怪兽类似的狮头和狮身,打算穿戴上骗过怪兽,继而将怪兽杀死。一次,怪兽到了庙里,一个小和尚穿戴上了狮头和狮身。怪兽以为碰到同类,就一直站在小和尚旁边。小和尚特别害怕,不小心撞到了神案引起巨响,吓跑了怪兽。为此,南海各地每年都要敲锣打鼓举行狮会,而大沥狮会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高明区的行神

“行神”是高明区西安街道东西和塘肚两村的独有活动。该活动历史悠久,每年的元宵节早上开始举行。近万人欢聚村中,刚结婚的男青年抬着相传曾为该村带来荣誉的岑圣王的神位(大王宫)走村串巷,吃百家饭,联络感情,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早生贵子,老少平安。

行神日吃百家饭很有意思,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充足的饭菜,大块肉大碗酒,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进去吃一口,一直吃到晚饭,吃到你再也不想吃为止,对主人家来说是越多人来吃越光彩,并相信今年会行好运。这一天,不管村中发生什么事,村里人都不会红脸,和和睦睦,快快乐乐。

据东西村70多岁的老人严有恒介绍,“行神”已有近400年历史。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塘肚村人严学思赴京考试,得神人(岑圣王)帮助,顺利考取进士,殿前钦点光禄寺正卿大夫,后受职南京兵部武选司、郎中提督、武举主考考政等职。后告假回乡,为谢神恩,建庙供奉岑圣王,并立下每年元宵为游神节日的村规。此后的300多年中,塘肚(后来分成东西、塘肚两个大村,多姓混居)村人每逢元宵就“行神”,“行神”成了村中最大的节日,人人都把它当成大事来办。(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科技猕猴闹元宵 台湾灯会放光芒
观光局驻纽约办事处大力促销到台湾观光
元宵夜中国人遇险英国海滩	仍有20多人下落不明
北京元宵节踩死37人 震动中南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