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马英九柔中带硬 坚持依法行政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5日讯】片、自由时报记者陈则铭摄

《星期人物》马英九柔中带硬 坚持依法行政

记者陈晓宜╱特稿

  从三二○到四一○,在泛蓝阵营一连串的抗争中,马英九意外成为焦点,因为他身为台北市长与国民党副主席的双重角色,处理三次大型抗争活动至今,绿的骂他,蓝的也骂他,有人说从过去的惯例马英九是愈打愈红,但这次他还是受了伤,有人说要“王马共治”,有人又说是“连宋亡马”,但马英九从不以为意,仍坚持自己的行事正确,依法行政为不二法则,马英九仍是问鼎二○○八年总统宝座的热门人选。

  政治纷扰的确让马英九在市政建设上分心,但马英九最在意的仍是他八年市长任满后的定位、评价,因此,他在市政上的用心有目共睹,从五年多前首次竞选市长,分不清污水下水道和雨水下水道的差别,到现在几乎对市政建设了若指掌,他更是历任经验过最多灾难的市长,从九二一地震、纳莉水灾、九一旱灾、九二SARS风暴,和今年总统大选抗争暴力事件,即使处理过程中多所疏失,但他从错误中成长,在经验中习得教训,成为未来市府处理类似灾难事件的案例,也成为他从政生涯的重要历练。

  去年的富邦鱼翅宴风波,马英九操守受到质疑,但马英九的清廉形象,在政坛中仍属少数,这也是他能在历次争议中屹立不摇的主要原因,他不住豪宅、不投资房地产,他不收礼、不私下收受政治献金,政治人物最容易犯的财与色,他都不碰,其作为虽无法全面、彻底整顿政府的贪污、堕落之风,但对属下仍有直接的身教作用。

  从四年多前国民党中央党部的三一九抗议事件,到今年三二○以后的一连串抗争,同样面对的都是泛蓝支持者,但马英九的作为却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四年多前他才当市长一年,经验不足,让他被群众牵着鼻子走,最后还是没有解决问题;今年他内心的挣扎依然强烈,但他选择退守市长的位置,在四一○那一夜展现铁腕,引来亲民党的攻击,招致部分泛蓝支持者不谅解。

  尽管有人批评马英九是温和派掌门人,但毕竟他是泛蓝高层里较为理智的,所以三二○选举结果揭晓后,他是少数反对立即提出“选举无效之诉”及反对长期抗争的人;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温和让很多事无法大破大立,“魄力不足”常成为他在议会及历次选举中被批评的地方;也有人认为,马英九的过度温和保护了自己,却缺乏勇气,所以他力主国民党改革,却不愿放下身段,争取最有力的位置大力推动,他大声疾呼救台湾,却不愿得罪当权派,力主世代交替。

  这次国民党主席连战分派任务,马英九意外未负责党务改革与立委辅选小组,面对外界质疑“架空说”,马英九一连澄清三天,并只愿表达被动参与的态度,也再度显现其被动、温和、不愿卷入党内政争的作法与性格,更可看出马英九正避免未来直接与亲民党接触协调,再惹出“宋马情结”风波。

  马英九的温和用在市政建设上有好有坏,好的是在他任内所有违建拆迁都是平和落幕,坏的是他对属下的厚爱,常让人觉得奖惩不明。但马英九表面温和,却也有硬脾气,他鲜少对属下发火,但对做事的要求严厉,对贪污舞弊之事绝不容忍,对民众、议员的无理要求他不会退让,所以即使亲民党立委再怎么骂他包庇警察,他仍坚持一切真相仍待调查。

  或许就是走到这种“蓝、绿两边不是人”的十字路口,马英九才有机会走到更符合大众期望的中间地带,也因此,马英九下一步更应努力做的是,只问是非,不问立场;只问对错,不问党派;只问何者对国家有利,不问党的利益在那里;他应力图减少不同党派间、中央与地方间不必要的对立与争端,这或许就是他跨越省籍、跨出党派、跨过浊水溪的新契机。

  马英九是继陈水扁后,最受欢迎的台北市长,五年多来他的行程满档,没有假日休闲,每天工作到十一、二点稀松平常,他热爱运动,体力过人,三二○后连续两天只睡一个半小时也不喊累,他的工作热忱,也让他在家庭的地位一落千丈,他笑说自己是家中的名誉董事长,但所有委托权利书已被收回,就连家中的“马小九”(狗名)都不理他,说到这里,就是他最感到轻松的时刻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