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性别平等 从校园里开始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8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报导)过去曾经发生多起校园性骚扰事件,却未必都能获得妥善处理,有的遭到校方刻意隐瞒,有的还因为需要当面对质而造成二度伤害甚至遭到威胁。妇女团体表示,如果“性别平等教育法”能够通过落实,将能有效改善这些情形。

性别平等教育协会理事长苏芊玲表示,目前性骚扰事件的处理法源,是“大专院校及国中小学性骚扰、性侵害处理原则”和相关要点办法,但因为只是行政命令层级,规范也不够详尽,许多案件的处理可能因为学校的隐瞒、淡化,而造成对当事人的伤害,说,“性别平等教育法”中对性骚扰的处理则有更明确的规范.

苏芊玲说明,“性别平等教育法”对于校园性骚扰,除了建立通报制度之外,也规定学校或主管机关处理案件时必须保密、避免重复讯问,在调查期间也要保障当事人的受教权或工作权,并且减低当事人的互动机会,避免报复行为。

不过,“性别平等教育法”的范围,绝对不只包括性骚扰而已,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女学会等多个妇女团体都指出,法案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促进性别平等,创造性别友善的校园环境,让女性、男性、同性恋、异性恋都同样受到保障。政大法律系教授陈惠馨说,希望从老师开始,改变有偏差的性别观念.

性别平等教育协会指出,刻板性别角色让“男理工、女人文”的区隔现象非常明显,据教育部去年的统计,研究所硕士班的男学生是女学生的1.78倍,博士班差距更大,男学生是女学生的3.39倍,而在教科书中,无论插图或课文,男性出现的比例也远远超过女性。因此希望能够从学校教育开始,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就必须具备性别平等意识,透过性别平等指标进行教材审查,为性别意识把关。

“性别平等教育法”已经在去年三月底经过行政院会通过,今年五月十三号在立法院通过部分草案,包括保障怀孕学生的受教权,学校不能剥夺怀孕学生求学的权利,还应该要给予协助。另外在招生时也不能有性别或性倾向的差别待遇。例如家政、护理或机械、土木,都不能规定只招收单一性别。

“性别平等教育法”还没有通过的其他内容,包括从师资、教材着手,融入多元平等的性别意识,并透过教材评鉴等方式推动性别平等教育,建立性别平等的教育环境,明定学生如果遭到性骚扰、性侵害,可以向学校申请调查。妇女团体呼吁,希望立委能够再加把劲,在六月这个会期结束前通过法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