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楷模特写–十步芳草﹙六﹚

周姿伶捐肝救父 同肝共苦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6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秀姿╱专访)“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我的付出反而微不足道。”捐肝救父的周姿伶小声害羞的说,旁人觉得应该大声赞扬、鼓掌叫好的牺牲奉献,对她而言都比不上健康的父亲。

二十三岁的姿伶今年才刚从台北市师范学院毕业,去年捐肝救父期间,她最感谢母亲的坚强,让一家人顺利度过难关。

周父罹患肝病已经十余年,为了家计只得撑着病体继续工作,直到两年前突然在家门前倒下,才发现肝硬化并发食道静脉瘤出血,自此试了多种偏方后还是无法医治,加上肝硬化会引起腹水,生理的痛苦与心理的压力充满周家。

去年医生建议换肝,移植小组选择肝脏血管相似性较高的姿伶,她也毫不犹豫接受,切除了百分之六十八的肝脏给父亲,自己仅剩百分之三十二的肝脏,至今已经长回至百分之八十五,父女两人目前健康良好。

回想起移植过程,姿伶平静地诉说,讲到抽血过程时,眼神才充满惊慌,“我好怕血,每次抽血都直冒冷汗。”事实上,从抽血、体检、开刀,直到身体康复,她从没掉过眼泪,也不会感到退却惊恐。

直到进开刀房前一刻,她瞥见母亲担忧的眼神时,眼泪才禁不住扑簌簌地掉了下来,一直流到麻醉药生效。

再次回想当时,姿伶还是哽咽、泪流满面说,“那时我才清楚感受到母亲的心情,她承受了父亲的病痛,还要担心我的手术,很心疼她”,姿伶强调去年移植时,恰巧碰到SARS期间,但是美惠阿姨、陈真瑛阿姨仍到医院探望,甚至帮父亲按摩、看护,一点也不避讳。

姿伶开刀住院一周,到舅妈家复健休养则花了二、三个月,期间上课资料都得依靠老师、同学大力接济,今年才得以顺利毕业。

“阿公、阿嬷打电话来都会说‘谢谢你救了我儿子’。”姿伶开心的说,父亲还称她做“新肝宝贝”。

周父表示,自己余生将尽,命是捡回来的,恢复健康后最感激妻子与两个女儿的辛劳,女儿的孝心也让他更想孝顺自己的父母,现在他已从台北搬到台中陪老人家度过晚年。

李羽婷 勇抗变故 侍亲小帮手

记者汤世名╱专访

获得今年全国孝行奖孝行模范的彰化市彰安国中一年级女学生李羽婷,父亲三个月前罹病住院,出院后卧病在家两个月以来,她每天亲自为父亲喂食汤药、稀饭,盥洗父亲的衣物等杂事,无怨无悔地付出,从她身上让人看到孝行的至善美德,体会到亲情之间彼此相依的情怀。

李羽婷的母亲张小燕说,她的丈夫李松柏原本在彰化市的一家塑胶工厂工作,家中经济来源全靠丈夫在支撑,不料三个月前丈夫因身体不适住院,检查结果为脑溢血及水脑,手术治疗后需进行复健,塑胶工厂的工作也被迫终止,丈夫在就医那段时间,她必须待在医院照料,羽婷即主动替她分担家务,每天放学回家后准备晚餐带到医院给他们吃,再把父亲换下来的衣物带回家清洗。

张小燕说,她丈夫两个月前返家休养,羽婷仍持续在每天放学回家后准备晚餐,再亲自到父亲床前喂食稀饭,并按时喂父亲喝下汤药,以及打理家里的一些琐碎事务,但羽婷却从来不喊累,并坚持要把一切做好,这些事情都完成后,羽婷才有自己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实在太难为她了。

羽婷就读的彰安国中一年十六班导师庄皇志也说,羽婷平日在校表现优异,虽然在课业上并无优异成绩,但在待人处事上表现良好,班上许多事务不须经过老师提醒,羽婷便会主动协助或帮忙,在校表现不因家庭状况而改变其面对任何人事物的态度,是同学眼中的好同学,更是老师眼中的乖学生。

羽婷的孝行日复一日,始终如一,孝顺之心感动周遭人群,也因此班导师庄皇志为羽婷申请参加今年全国孝行奖选拔,因“勇抗变故”而获此殊荣。

李羽婷说,她服侍卧病在床的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她只有一个生她、养育她的父亲,父亲辛苦工作来供她和两个哥哥念书,以及撑起照料家庭的重担,她现在每天放学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靠近父亲,和父亲说说话、谈谈心,让父亲的心情因此能够保持开朗,这份亲情是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

林逸璇 坚毅奋发 体贴单亲妈

记者杨菁菁╱专访

高师大刚毕业的林逸璇,来自单亲家庭,从小就了解家中环境困窘,读书从来不让妈妈操心,靠着奖学金完成雄女及高雄师范大学的学费及生活费,每天除了帮母亲照顾小吃店生意,还照顾行动不便的外婆,她过着与时下年轻人不同的生活。

逸璇荣获全国孝行奖,对她来说可说当之无愧,今年她将展开实习教师生涯,最大心愿就是要藉由自己的亲身故事,鼓励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奋勇上进。

逸璇七岁父亲过世,母亲单独抚养她与四岁的妹妹,她说,从小到大就清楚自己的家庭与同学不一样,没有补习、没有生日礼物也没有节庆的欢乐,只知道要帮妈妈分担家务、照顾小吃店,虽然童年缺乏欢乐,但是妈妈经常赞许她是最棒、最乖的宝贝女儿,母女坚定甜蜜的情感让逸璇从来不觉得自己可怜。

林逸璇读书过程中不曾让妈妈担心过,成绩名列前茅每年都拿奖学金,同学也不知道她来自单亲家庭,她也从来不会向同学抱怨自己每天早上、晚上要照顾小吃店的辛苦。

家境的困苦也让逸璇心智比同年龄小孩成熟许多,上了国中后,妈妈因为操劳过度得到肝病,特别容易觉得疲累,加上外婆身体不好也搬过来同住,逸璇更体认到责任重大,放学后立刻到小吃店帮忙,晚上回家后洗衣服、整理家务,希望妈妈能够赶快恢复健康。

逸璇的孝行成为妹妹的榜样,姊妹俩成为妈妈最贴心的宝贝,妈妈对于姊妹两人体贴家境、奋发向上的斗志感到骄傲。

逸璇说,妈妈从小就不愿姊妹俩在学校提到自己是单亲家庭,主要是不希望让别人看不起,也不希望别人的同情,反而是要姊妹俩活得年轻快乐以及自信乐观,绝对不可以因为贫穷而将自己变得邋遢悲情。

因此,尽管逸璇在求学阶段,除了每天清晨四、五点就要起床帮妈妈准备小吃店所需,晚上八、九点还要一面顾店、一面看书,逸璇总是笑脸迎人,这是她从母亲身上学习到的坚毅与乐观。

逸璇开心地说,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她今年要进入国中担任实习老师,妹妹也以第一名成绩考上警察专科学校,两姊妹的学费及生活费减轻许多,而且妈妈也懂得疼惜自己的健康,不再为了挣钱而没日没夜的工作。

即将为人师表的逸璇,希望将来能以她个人的德性和经历做为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导学生应时时感念父母的辛苦。

她也会特别关怀许多和她一样单亲家庭出身的学生,成为单亲学生最坚强的依靠及朋友。

吴金聪 看护婆婆 家里像医院

记者陈仪珊╱专访

今年荣获孝行奖表扬的新竹市民吴金聪,十年来,她几乎廿四小时陪伴在如同半植物人婆婆吴蔡贵的身旁,不仅购置病房所需的设备,还参与居家护理训练班,就是为了让婆婆可以在家获得最专业的照顾,事亲至孝,早已成为邻里佳话。

五十三岁的吴金聪,先生宋景滨是家中的独子也是养子,两人结缡卅余年,她一直都在家中的工作室从事玻璃艺品创作;她说,因为都是在家工作,所以与婆婆相处的时间很长,不仅没有婆媳问题,两人还感采洽,情同母女,婆婆需要什么,她就像是婆婆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比任何人都清楚。

十年前,吴蔡贵因为罹患大肠癌而开刀,这场手术却不幸引起并发症,导致她血管阻塞病变,变成半植物人,需要靠灌食维生,原本家中打算请外籍看护工来照护,但是吴金聪却独排众议,坚持揽下照顾婆婆的担子,至今十年她无怨无悔。

吴金聪说,她常在外面看到外佣们群聚聊天,坐轮椅老人家却被忽略在一旁,看了让人很不忍心,所以她不放心把婆婆交给别人;此外,婆婆过去很会打理自己重视仪容,现在虽然没有了意识,但她相信婆婆一定不希望自己被疏于照顾,因此她每天都把婆婆打点的干干净净,有弄脏的地方就赶紧梳洗,绝不怠慢。

就是因为这片孝心,从婆婆生病后,吴金聪就没有再出过远门,也把原本的工作室收了起来,改成照顾婆婆的病房,并购置病床、抽痰机、气垫床、轮椅等医疗器材;公公在婆婆病后四年也中风,由于两人都需要看护,吴金聪于是请宋景滨办理退休,一起照顾病重的双亲。

吴金聪说,公公在中风两年后辞世,婆婆原本还会常对着她说“好媳妇”,现在意识则越来越不清楚,她为了给婆婆最好的看护,几年前还报名参加全国红十字会举办的“居家护理训练班”训练,学习更多看护的知识及更多的照顾技巧。

如今吴蔡贵已高龄九十,虽然长期卧床,但是新竹医院家庭医师说,吴蔡贵除了手、脚有萎缩现象外,身体机能都非常正常,这些都是吴金聪细心、周到看护的成果。

宋景滨对于妻子的用心与牺牲深表感激,但是吴金聪却觉得陪着老人家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是为人子女该做的事,她与婆婆的互动,也是对三个子女最好的身教。

相关新闻
孝行奖颁奖 46孝皆楷模
孝行楷模特写(一)
孝行楷模特写(二)
孝行楷模特写--十步芳草(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