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香港和1947年台湾

标签:

【大纪元6月9日讯】(亚洲时报记者邱鑫九日报导)香港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早前发表文章,形容中央处理香港问题的手法令人联想到文化大革命,随即引来中联办高调反击。有一种意见认为,现今的香港,正好让外界联想到五十七年前国民政府从日本手上收回台湾的情形;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菁英的关系假如持续紧张,恐怕会令“一国两制”的推行蒙上重大阴影。

香港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早前在《时代》杂志发表文章,指中央应信任香港,并形容中央处理香港问题(如否决双普选)的手法令人联想到文化大革命。中联办6月8日高调反击,点名批评陈方安生言论“不符事实”、“不负责任”,不利香港保持繁荣和稳定。这是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官员第一次公开点名批评这名在港英时代过渡到特区班子的前特区高官。

陈方安生6月9日回应对她的批评时表示,中央政府是“误会”了她的意思。陈方安生重申,她只是认为中央一些处理香港问题的手法令人联想到文化大革命,而不是说中央采“文革手法”处理香港问题。

有一种意见认为,姑勿论中国中央政府是否“误会”了陈方安生,这次争议反映,香港在回归后出现的种种问题,让在殖民地时代被港英政府培训出来的香港菁英份子和中国中央政府之间,出现了很大的互不信任。

让外界感到忧心的是,今日香港的某些情况,竟让人联想到约六十年前中国国民政府从日本手上取回不久的台湾。其中两者当然有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香港并无独立的声音),但是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本土菁英的对立,却是呼之欲出。

据李筱峰撰文《画说二二八》一书指出,新来的中国政府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台湾,在台湾设立了一个和中国大陆各省不一样的制度,叫做“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做为统治台湾的总机关。这个机关拥有行政、立法、司法、军事各项大权,齐集一体,好像日本时代的总督府的翻版,延续了类似日本时代的殖民体制。

今日的香港,虽然号称是“港人治港”但这位“港人”董建华,却是由八百名北京委任的人士选出。董建华第一任内推行的房地产政策,产业政策都证实并不成功,但他始终在中国中央政府力挺下获得连任。不少香港人都认为,今日的香港特区,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殖民地,延续了类似港英时代的殖民体制。

据指出,许多满怀期待与理想的台湾知识份子,都失望地戏称担任台湾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的陈仪为“新总督”。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首先让台湾人民立刻感受到的是政治上的全面垄断、特权横行、贪污腐败,而且外行领导内行。台湾当时的社会菁英对这种情况十分不满,批评中国中央政府之声不绝。

十分巧合地,董建华也第二任任期之初立即建立了一个所谓“问责制”,雄心勃勃地建立所谓的“强势政府”。“问责制”推行后,香港在处理“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偷步买车事件”(梁在宣布加税前自己买车,涉利益冲突,但董建华坚决留用梁),非典危机,国家安全立法等问题上的表现,都备受批评。

历史经验指出,现时存在的互不信任,假如不断恶化,随时会发生流血事件。在一九四七年二月廿八日爆发了二二八事件后,当时台湾社会菁英推派代表谒见行政长官陈仪,并建议组织“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陈仪当时表面应允。可是,到了当年三月八日的傍晚,中国国府派来的军队在基隆登陆,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随即被陈仪宣布为非法组织而被命解散。参与开会的许多社会领导菁英,也开始被列为清算整肃的对象。

在军队抵台进行的镇压与屠杀中,当局虽然捕杀了许多直接参与暴动与反抗的份子,但是许多未曾参与任何暴动的社会领导菁英,包括民意代表、教授、律师、作家、医师、记者,也几乎在同一个时段里被捕遇害。而许多平日敢于直言不讳的民间报刊,如 《民报》、《人民导报》等,也遭陈仪当局查封。

无独有偶,香港自去年七月一日出现五十万人上街的场面后,中国中央政府一直在调整对香港问题的政策。最明显的改变是,中国中央开始强势操作香港问题。4月6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基本法》关于政制部分的条文,进行了解释。这次释法否决了香港在2007年实行香港行政长官普选的可能。在五月的十七天内,香港有三名经常批评香港政府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宣布“封咪”(退出主持行列),社会大众开始关注香港言论自由是否被削。中国中央政府,是否可以完全不去处理这些疑虑?

应该指出,香港现时的情况,绝对不如二二八之前的台湾严峻,但其中一些关于管治水平的讨论,却肯定和当年十分雷同。中国中央政府坚持“自行其是”,和民意调查所显示的主流民意硬撼。香港一般市民反应温和,但不少社会菁英对此却是深感失望。

值得关注的是,陈方安生这次在国际媒体放话指“港人不是搞港独”,明显是冲着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中学同学,港澳研究所所长朱育诚5月15日所指“民主派”企图把香港变成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而来。香港菁英关心的是管治水平,而中国中央政府却深怕香港菁英搞港独,这个落差,让双方的误会不断加深。

也应该指出,在治港问题上,今日的中国中央政府和当年的国民政府在很多地方都不一样。五十多年前的中国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给台湾人参政的机会,而实际上却以“台湾没有政治人才”为借口,甚至以“台胞不解中国国语国文”为理由,把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台湾人排斥在中高级职位之外。今日的香港,情况明显较好。另外,今日的中国中央政府,也没有如当年的中国国民政府采取那种被称为“掠夺式的经济,反而处处以具体政策挺港。

要说现时要说香港情况和台湾二二八事件前夕相似,实在并不恰当。但所谓以史为鉴,中国中央政府在回收前殖民地的问题,如今就摆在眼前。中国中央政府固然有权选择类似当年二二八式的处理方式,把香港菁英一棍打为“港独”,让其永不超生,但这种处理方式必要付出历史代价,包括中国领导人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台湾问题的影响等。另一个选择,就是和香港菁英对话,建立互信。站在历史弯角的中国中央领导,不知会在这问题上展现出政治智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南方都市报喻华峰上诉案尚待判决
香港政治最新情况
英国伦敦举行“6.4”纪念活动
倍感人情冷暖  李鹏飞辞所有节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