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忧郁 获得新生

标签:

【本稿件由纽约下东区服务中心提供】

情绪低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经验,偶尔的寂寞、沮丧或情绪不佳,是对压力的一种自然反应,通常也在短时间内会自动调整恢复正常。但是若情绪低落的情形持续两周以上而未获改善,应及早寻求协助,请专业人员鉴别是否罹患忧郁症。忧郁症其实是相当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往往因为患者疏忽其严重性,或是错与“精神病”相提并论而不敢承认,错失及早治疗的良机。

下东区服务中心外展服务和阳光计划,自2002年开始,积极在华人社区提供心理及精神康复服务,旨在为居住纽约没有医疗保险的华人(含没有身份人士),提供为期六个月的心理辅导、精神科诊断、必要的药物治疗、小组治疗、及个案管理服务,费用全免。还有到本中心接受服务的人士,他们个人资料受法律保障完全保密,中心人员会讲英语、粤语、国语及福建话。

以下是一位下东区服务中心服务使用者的分享,希望有需要民众及早寻求协助,走出情绪低谷。

我是怎样走出忧郁,获得新生的

一个快乐的人

我原本是一个程度不轻的忧郁症病人,多年来严重失眠,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平常什么事都不想干,而且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有不想活了的念头,自己常常想着应该怎样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两年来,接受下东区服务中心外展组给我的悉心治疗,我终于走出了忧郁症的困境,重新获得了新生,现在健康快乐的生活着。我非常感谢下东区服务中心外展组的医生及全体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特别是我的社工小姐,对我循循善诱的心理辅导,为我解开了心中的千千结,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化解了心理压力,得以成功地对抗忧郁症。总结两年来漫长而艰辛的治病过程,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愿跟各位朋友分享:

病人要正视自己的疾病

  首先,病人要认识和正视自己患了忧郁症,不要向别人隐瞒,也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而是应该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治疗,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不想干活也要尽量强迫自己去做,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每天要从事力所能及的运动!我每天早上坚持跑步,这也是自我调节,自我治疗的积极态度。

家人的照顾是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很感激我的丈夫在我治病过程中给予的照顾和配合。他日夜观察我的情绪表现,他还经常留意着报纸、杂志和书籍所刊登的有关忧郁症的治疗及药物功能与反应等尝试,结合我的病情共同探考。

  另外,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家务,他全部包揽了,我不用去分心家务。当我不想动弹时,他就说:“你不用动,歇着吧!”作为病者的我,心里也明白这样不干活不好,但实在是不想干的。(我平常是个很勤劳做事的人啊!)既然他这样说,我也安心理得的躺着不动了。

  有时,我的心情烦躁,内心很徬徨不安,很担心自己的病能否治好时,他就很有信心的安慰我说:“放心吧,我们互相配合,这病一定能治好!”这给我很大的鼓励!来自亲人给我的理解与帮助,真是是我的精神支柱!

相信医生,接受开导

  说实在的,给我看病的西医并不是个很亲切和蔼的医生,但我接受了他开的处方药。记得我刚开始看病时,服用了两个月的药病情仍未见好转,后来他为我调整了处方,改善了服药的副作用,使我大大的舒了一口气,也加深了我对他的信任。虽然病情不是好转的很快,但我也心安理得,顺其自然地按时服药,医生善于掌握治疗的时机,逐步给我适当的减药,到最后我可以完全停止服药了,我是多么高兴啊!说实在的,我本来是抱着吃一辈子药的思想准备呢!我真的深深的感谢医生!另外还要感谢我的社工小姐给我的心理开导,她总是很细心、耐心的听我讲,理解我,启发开导我,很令我感动。我想我可以说,医生治好了我的脑病,社工小姐治好了我的心病吧!

下东区服务中心外展组将在2004年7月24日 (星期六) 上午10:30~12:00,在东百老汇33号且林士果公共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生活与情绪健康讲座,内容包括: 1) 情绪低落与抑郁的分别 2)失眠时, 不需用安眠药入睡的方法 3)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 如何让自己不致陷于情绪抑郁中。查询电话: 212-566-8405 (广东话) ,212-566-8447 (国语)(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澳洲调查发现关节炎患者易患忧郁症
女性酒瘾问题大
宗教界代表呼吁 预防忧郁症防治自杀
重度忧郁 前美国总统林肯曾写诗想自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