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贪污案演变成政治风波始未(三)

廉政公署的变革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7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思婷香港报导)廉政公署在三十年前成立,宗旨是肃贪倡廉,有高度独立性,只须向最高首长(回归前为港督,回归后为行政长官)负责,不受制于也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职员都要脱离政府架构,以免影响调查的公正性及避免官官相卫之嫌。

回归前后的廉署很不一样,港英年代港督定期与廉署高层开会,充份掌握廉署调查的敏感案件和人物,对个别重要案件会亲自决定是否进行调查。当时港督对廉署的运作及调查工作了如指掌,掌握调查的决定权。可是行政长官董建华却甚少过问廉署的事务,对廉署今次搜查报馆的行动也后知后觉。

廉署的最高领导人是“廉政专员”,回归以前,他们的任期平均五年,但回归七年内,行政长官董建华打破廉署独特的任用“廉政专员”的传统,廉署四易其主,频繁的人事调动,严重打击士气。

*独立性被破瓌

回归后,首位“廉政专员”是任关佩英,她于九九年主理起诉全国政协委员、经营《星岛日报》及英文《虎报》的“星岛集团”前老板胡仙,涉嫌虚报报纸的发行量,欺骗广告客户。不久,任关佩英被外调食环署,跟着就退休了。而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以“新闻自由”为由,推翻廉署起诉。之后,黎年接任“廉政专员”,三年后又易主,由现任保安局局长李少光接任,才一年多的光景,原海关关长黄鸿超担任专员职位。任太、黎年和李少光的任期最长三年,最短只有一年许。

此外,除创立廉署的姬达爵士外,每任“廉政专员”都以担任此职为仕途的终点,卸任后便退休。这个特点让专员无从利用这个无尚权威的职位作为晋身高官的踏脚石;同时,专员不需要顾虑太多,便能够更加独立地进行调查。

然而,回归后却打破此传统,任太外调食环署;黎年重投政务官队伍,升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的常务秘书长;李少光执掌保安局;而黄鸿超只有四十六岁,正当精壮之年。

一般人士担心,董建华此举既动摇又打击廉署的独立性,进而达到将廉署变成盖世太保般的超级统治工具的目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舆论忧心廉政署搜查报馆妨碍采访自由
香港学者批廉政署妨碍新闻自由
港廉署搜查八家报馆 媒体强烈抗议
报评会指廉署搜报馆属过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