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话剧《茶馆》在台湾受欢迎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7月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王怡茹7月5日台北报导)中国大陆戏剧界龙头,北京人民艺术团7月1日到8日在台北演出老舍的经典话剧《茶馆》,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未受政治影响 拉进两岸距离*

仲夏夜,台北的国父纪念馆非常北京。老北京的口气,述说着老北京的故事。

在两岸民众为了政治原因一会儿抵制张惠妹,一会儿抵制成龙的紧张空气下,台北国父纪念馆里几乎坐满的两千多名观众给北京人艺的掌声显得很慷慨。这时候,北京和台北之间只有一个舞台的距离。

*众人观后感*

看戏的孙太太简单的说明了她所理解的《茶馆》,“就是坏人抬头了,好人饿死了。”

她说,“我是民国6年出生,我了解的是民国12,13年,就是这个样子。军阀割据,欺压平民,民不聊生。茶馆是什么人都进去喝茶,聊天,讲是非。”“完全和我以前看到,听到的差不多。(记者:以前曾经看过这样的戏吗?) 在台湾50年只有这一次看到这样。”

台北市民杨佳翰也是第一次看大陆剧团的演出。杨佳翰说,“ 当然有他的味道在。这样的故事如果让本地演员演,就会有一定的落差。”

北京味十足是优点,但有时也会造成困扰。担任教职的李逸琦说。“刚开始语言上有点问题,尤其讲得快的时候。中间有些不是北京话的时候比较辛苦。”

*时空虽远隔 观众入戏深*

虽然是将近50年前的剧本,故事发生在台湾观众并不熟悉的时空,清末民初的北京。但是老舍笔下的角色都仍然能够紧紧牵引着老少观众的情绪。在剧末,小流氓小刘麻子进房间去找茶馆王掌柜的那一刻,全场观众竟然不约而同的低声说着“他死了。”可见入戏之深。

出演“常四爷”的大陆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已经是10年来第四次来台湾演出。他将中国戏剧和英国莎士比亚,美国百老汇相提并论,认为都能够为台湾观众所接受。而老舍的剧作深刻,在不同的时代都富有意义。

濮存昕说,“比如伊拉克也好,世界上最痛苦的地方,人的善良是永恒的,人求生存的精神是永恒的,需要文艺的赞美。所以老舍的茶馆是经典,经得起时间地域的检验。我相信这个戏是永远演下去的,换多少代的演员都会演下去。”

*时代特色和传统本色*

茶馆的永恒性也存在于导演表现的手法,已经是第三次复排的茶馆经历了加入革命思想的60年代,又回到老舍的原著。濮存昕注意到,今天北京的茶馆,其实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台湾的茶文化。

那么《茶馆》的下一步会不会也表现出这样的时代特色?茶馆的导演林兆华说,“我不会那么作。北京地域的特点,你弄成一个像洋咖啡馆,你何必做这个?洋咖啡馆的表现方式可能比这个更活跃,也许有的年轻人做得更好,不一定要这个茶馆。”

对于茶馆在台北的成功,林兆华感到很讶异,他归功于经典的剧本,优秀的演员和富裕的国家财政支持。在和台湾剧场工作者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台湾剧场日益成熟,也有演出茶馆的水准,但是仍然存在一个考验。

他说,“就是大的资金,要有这么多资金去作。就是有资金也得考虑演出的收入能不能平衡。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台湾的戏剧人在经济上面临一个考验和困难。”

*经济问题困扰两岸剧场合作*

经济问题甚至超越政治,成为两岸剧场合作的阻力。林兆华说,“现在两岸文化交流很方便,(记者:有计划吗?)现在目前还没有计划,有愿望,但是都存在经济问题。”

老舍在1958年完成《茶馆》的剧本,以来往茶馆里三代人物的悲欢离合,表现清末民初中国纷乱的时代悲剧。

这次演出的茶馆是北京人艺1999年复排的,担纲演出的全部是一时之选。除了濮存昕之外,著名演员梁冠华出演王掌柜。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出演民族实业家‘秦二爷’。冯远征,何冰等演员也参加这次的台北演出。(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黄晓敏:我思,故我在!
茶馆导演林兆华及演员梁冠华抵台七一演出
陈冠霖新剧升格当爸 黄少祺与江祖平演夫妻
陈奕迅下巴缝30多针 大陆6场演唱会延至2025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