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艺术殿堂——炳灵寺石窟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  

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
  
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佛教徒在炳灵寺建寺开窟及造像活动,在西晋时便已开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部贵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权,崇信佛教,一时内地及西域高僧云集于此,译经传法活动十分活跃,西秦境内的小积石山大寺沟,即炳灵寺石窟一带,便成了当时佛教一大胜地。
  
“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炳灵寺石窟的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不断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妆绘饰。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

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共计20窟,113龛。北朝的代表性作品如169窟的泥塑观音,125龛的石雕释迦牟尼和多宝佛等,均为炳灵寺石窟的艺术杰作。

(资料来源:世华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坐落在山东半岛的蓬菜阁,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菜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菜。文化旅游
  • 华山东峰又名朝阳峰。海拔2090米,峰头斜削,绝壁千丈,山势壮丽,古松参天。上有朝阳台为东峰绝顶,登临而上,可以观东海日出。每当晴天破晓之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水面上闪烁着万道霞光。这奇幻而瑰丽的景色曾使多少登临者陶醉。文化旅游
  • 公元前35年,公孙述为刘秀所灭。后人在白帝城中的白帝山上修筑庙宇,供奉公孙述像,称为“白帝庙”。从这时起一直到明正德七年(公元1513年)前,白帝庙一直供奉公孙述。文化旅游
  • 雪花洞坐落在河南省巩义市东南郊新中镇境内,嵩山北峰下的雪花洞,又称“魔幻的宫殿”。远远望去,那大大的洞口,好像一只卧着的睡虎打着呵欠。但进得洞来,里面竟是景观殊异。 文化旅游
  • 寺口子景区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黄河南岸,距中卫县城50公里。 文化旅游
  • 钱塘潮是中国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因太平洋潮波受喇叭形海湾和浅狭河口地形的阻碍,使潮差、流速加大。以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秋分大潮时节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潮水暴涨时,潮头高度达3米、潮差达8.9米,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成为自然界之壮观。 文化旅游
  • 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 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故名“骊山”。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 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文化旅游
  •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文化旅游
  • 文殊台倚于天池山的西边,临壑而建,顶端平面呈半月形,左旁垒有上台石阶,沿台石叠护拦,下原石室五楹,石木水泥混合结构,说是后人表其双手插石成池立台供“文殊菩萨”像予以纪念。又传文殊骑着青狮空临俯见此山秀丽,惊喜之余不慎跌下,臀部落地印一半月痕迹,文殊随即就地朝天拜日,后人按照印痕围砌了一石台,故也称拜日台。台始建于东晋,后屡毁屡修。台下有石突出,像角如虚凌霄,叫“凌霄石”。上面建有一亭,号“老母亭”,因为庐山民间又叫黎山,说是黎山老母修行的地方。此亭,也称聚仙亭。文化旅游
  • 布达拉宫是西藏最完整最宏伟的一座古建筑。“布达拉”是普陀罗(普陀)的译音,意即菩萨住的宫殿。相传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成此宫,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早期建筑。现有建筑群为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开始兴建,并经过历代达赖不断扩建而成。1959年前,布达拉宫是五世达赖之后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从七世纪起,先后共有九个赞普(藏王)和十位达赖在这里居住过。文化旅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