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投书﹕亲情 真情

梁君甫
【字号】    
   标签: tags: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六十多年前认识小同乡的姑丈,经介绍后也成了我的好朋友,多年前走了,享年九十多,当时看到他从容和安祥的离开这个世界的一煞间,感慨万分!忍不住把我小同乡讲的故事记下来,希望有一天在报纸上表扬那位平凡又伟大的慈祥老人家。但还来不及完成,小同乡的老姑姐也往生了。消息是在上周末,天气炎热,烈日当空,留在家里阅读大纪元日报“家庭生活”版的当儿,忽然电话铃声大作,执起听筒听到的,原来是很久没有联系的那位小同乡来电:告诉我他的老姑姐逝世的消息,忍不住赶快完成这篇积压下来的文稿。

回忆六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的那位小同乡,为了逃避日寇,他父亲托一位同乡弟兄带他一个远渡香江去投靠他的姑丈,那一位未满九岁的乡童,初次离开乡土家园往香港去。当他跟随同乡出境,途经澳门,看到一个脸色如黑炭的葡国兵,及抵达香港,进入一个在摇动的小房子(电梯)的故事。至今难忘,但他说更难忘的发展在后头:“当我由“小房子”踏进一大房间“办公室”的时候,走出一个胖胖的、慈祥的、未见过面的陌生人,那就是后来一直照顾我半生的伟大主角了”:他的姑丈。当他随同他姑丈下班回到住所时,进到一间比他自己在乡间的柴房还要小的房子内,坐着一位手持佛珠串在念佛的老婆婆,“他姑丈的母亲”和两个稚童,另一位小妇人“他的姑姐”在公共厨房弄晚膳的一煞间,当年他虽年幼,但懂得也想到:“这里还有我容身之地?”然而,晚餐一过,眼看着他姑姐营营役役的忙了一阵,便老少五口在一张木板床躺下来,而他的姑丈则在木板床边另开一张帆布折床睡下,房子内再无余地了。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才悉他的姑丈在一家大公司的会计部工作,月薪仅有港币四十元,生活十分艰苦,他在想:“我求学的机会无望啦 !”因见到他姑丈这样的困苦,现在还要增加了他的膳宿,更是百上加斤,但当年国家在抗战,自已年仅九岁,还有那里可去?只好赖在他那里了。

不久他父亲目睹日寇的残暴行为,也迫得携同母亲、妻子和一女二男,也逃抵香港避难来,当然他的姑丈家里是无法再容纳得下了,而他们并没有多少金钱携来,只好到租金较廉的红砖地区,租得一个可容一家五口一张床的“床位”住下去,(现居海外青年朋友们,大概不知什么是“床位”吧?)所谓一家五口,只是他父母子女五人,还没有算他和他的祖母在内,他祖母只好又去投靠女婿“他的姑丈”了。与此同时,他姑姐再添一女儿,生活更感吃力,而这样的生活一直捱到日寇侵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父亲独自一人跑进“自由区”工作,“日寇还没有侵入的东江部分地区,称自由区”,而他母亲则携带子女,从香港再回到日寇占领的家乡去捱苦了。

一九四五年秋,抗战胜利,他又独自一个人,再跑到香港再投靠他的姑丈,那时他年仅十五、六岁,抵港后不久,他姑丈替他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自己才争取在夜校读书,当时姑丈的生活,并未因胜利而好转,反而日益困难。原因有二:其一是他工作的公司经营保守,无法与新式经营手法的同行竞争,生意不前,加薪无望,因此更感拮据,且胜利初期,百物胜贵。其二是除了老母亲和妻子外,孩子也增加到三男二女,且年龄渐长,教育和生活费用日益繁重。他很多亲友、同事的孩子中学毕业后,便给父母推出去工作,以减少教育费用负担,且可增加家庭收入。但他姑丈却不以为然,他宁愿独自苦撑,务使孩子继续升学。长子在香港中学毕业后,考进中共占领后的广州中山大学,虽然学费没有香港这样贵,但仍要付出他收入的十分之一。

接着次子也中学毕业,志愿更高,想到美国去深造,以当时他的家境,简直是梦想,然而,他找到美国学校,也申请到奖学金,可免费到美国攻读大学,但是虽学费可免,还是要筹一笔比登天还难的船费,和在美国生活的膳宿费。他记得当年有人曾经说:“哈哈!XX也学别人,送孩子去外国升学?不过不要紧,读不成也可游泳回来。”“他孩子曾获全港公开渡海泳冠军。”可以想像当年他的处境是多么恶劣,多么艰苦了。但是他无畏怯于外人的闲言闲语,抱定宗旨,务使有志气的孩子达成愿望。但这样的决定,差点把一家人的饭碗打破。事缘因此增加开支,入不敷支,在工作了二十年的公司借了一些钱,有一天公司开董事会,给公司一位有“儿子不成材”的董事,因妒忌而在董事会议中提出,“职员有谁欠下公司借款,立即要清还,否则明天不用上班”这分明是针对他姑丈而提出的,当时他姑丈傍徨无计,莫说是生借无门,有的也难以在翌日早上携款上班清欠,那不是明天便要失业了?长子在广州学业未成,即使马上退学,也难获共党政府批准回港分忧,次子远在美国,虽可拿着奖学金和半工半读,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然而也不可能中途放弃学业回港帮助父亲解决困难,难道真的要游泳直渡“不是横渡”太平洋回来?

幸而,天无绝人之路,一生忠诚、敬业的他,工作以外,无论晚上、深夜,只要经理需要他到府处理额外工作,他也无辞。今天他有困难,无法渡过明天难关,便私自借出并不是很大数目的现金给他明天早上拿去清还,才渡过那失业的大关。唯当晚他家中愁云惨雾的情景, 实非笔墨可以形容,经过这次惨痛打击后,也许是蒙上帝的眷顾,他渐入佳境。长子学成毕业后,找到了机会逃离残暴政权统治的广州,回到香港工作以帮家计,后来移居美国,过着富裕的生活。

次子更是了不起,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学士课程”,更获得机会,继续用另外四年时间拿到硕士和物理学博士文凭,成家立业,步着他父母的正确方向,培育下一代。一九六九年世界第一位登太空船上太空的ARMSTRONG, 也携有他与教授研制的测试零件,可说是名成利就,现在已退休,但还以顾问名义,受聘回大陆指导和协助大亚核电厂扩展和保养工作,他常和我们说笑称:一生唯一抱憾的是“没有游泳回香港” 每次都是坐头等仓飞机凌空回去。

幼子和女儿也在美、加事业有成,第三代在美、加名校完成学业,过着安定美满生活。我的朋友说:他的姑姐为人,更是难得,她不仅有我中华数千年传统的礼教和道德观念,更有二十世纪自由社会的开明思想,和蔼可亲、可敬和善良的心,照顾丈夫、儿女和亲友不遗余力,也无微不至。

他伟大的姑丈夫妇,在共党还没有收回香港前已移居美国,在妻贤子孝的生活中,安享了差不二十年的美满生活,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过程,今天,他们终于离开了。

最后,我的朋友回顾他自己在这半生奔波流浪到今天,未足九岁便投靠姑丈、姑姐,二十多年待如已出,照顾周到,同甘共苦,虽后期他姑丈遇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尽其所能,予以协助,但他们的深恩厚德,是永难忘怀的。二十五年前的春天,我的朋友也在偶然的机缘下,移民到美国来,今天儿孙绕膝下,在孩子住所附近,过着宁静的生活了。

◇梁君甫 于加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5月之恋”号称是台湾版的“电子情书”,可是女主角刘亦菲不克来台宣传,只有饰演兄弟的石头与陈柏霖出席记者会,让一部爱情片弄得好像是亲情片,焦点都集中在两兄弟身上。
  • 最新医学研究显示,治疗儿童感冒咳嗽的好办法,并不是那些价格不菲的药物,而一个充满亲情的拥抱,外加一杯温热的饮料,效果却胜过药物治疗。
  • 什么叫“第四类感情”?也就是在婚姻、家庭、朋友之外的感情,不同于亲情、友情,有点接近爱情,随着大陆“拇指族”习惯用私密性高的手机发讯息交友,第四类感情正在流行,有人觉得很浪漫,但也有的大妈气愤说,那只是想外遇泡妞、又不想负责任的人,专门用来骗小女孩的。曾经有一部大陆电影“手机”,深刻描写手机其实每个人身上、一种随时可能引爆的“手中地雷”,因为对习惯外遇出轨的人而言,随便一通秘密爱人的讯息,可能就会引爆家庭的“世界末日”,但现在的手机,其实又更进一步,本身就是个主动交朋友的工具,而且更多是属于所谓的“第四累感情”,套句北京年轻网路族流传的形容词,“快、狠、准,好吃又不黏牙”。
  • 最新医学研究显示,治疗儿童感冒咳嗽的好办法,并不是那些价格不菲的药物,而一个充满亲情的拥抱,外加一杯温热的饮料,效果却胜过药物治疗。
  • 台湾桃园客家山歌舞蹈参访团与广州市越秀洪桥客家山歌协会近日在广州南方剧院进行一场文化交流表演活动。悠扬的客家山歌萦绕耳际,客家舞蹈婀娜多姿,掌声及喝彩声不绝于耳。参加演出的两岸演员都是客家人,虽然口音浓淡略有不同,但一脉相承的客家话阻挡不了两地客家人的亲情。
  • 由侨委会和加州台湾同乡联谊会举办的海华保龄球比赛将于父亲节(8月8日﹐星期日)下午1时举行。除了往年的都有的个人少男﹑少女组(10至15岁﹐10岁以下不计成绩)﹑个人男子﹑女子组(15岁以上)﹐今年特别增加家庭亲自组(父子﹑父女﹑母子或母女双人组)﹐在暑假中期﹐让小朋友们与父母有一个惊奇﹑甜蜜的亲情互动和回忆。
  • 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在井下水仓掘进时发生突水事故,16名矿工遇难。在矿工聂清文遗体边上,救护人员发现一顶安全帽上有用粉笔写的遗言孟“骨肉亲情难分舍,我欠娘200元(作者注指人民币,下同),我欠邓曙华100元,龚泽民欠我50元,我在信用社给周吉生借1000元,王小文欠我1000元,矿里押金1650元,其它还有工资。”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