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杜正胜:大学改革尚未碰触关键 应多讨论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嘉义二十日电)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今天指出,大学改革问题,教育部还没有碰触到关键,只做了细节的一部分,各大学的提案有些太枝节,希望大学校长讨论比较根本的问题。他认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应从法制松绑调整,改向人才培育。

杜正胜在九十三学年度全国大学校长会议上发表专题演讲时说,从行政院高等教育宏观规划委员会两年前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建议案谈起,宏观会明确规定教育部应尽速做好大学分类,分为教学、研究、专业、社区四类型,依此规划分类指标及订定不同补助机制。

其次,宏观会建议大学运作机制法制化,教育部对大学是监督机关,进行独立评鉴并做资源分配,但教育部修订大学法、规划大学方向与经费分配的高等教育审议委员会在立法院未通过;另对大学法制化的法人化问题,教育部已针对人事、会计等法令做了一些松绑,例如杰出的助理教授可以拿到比教授级更高的学术研究费,不过,大学法修订时也被删掉。

针对私立大学发展,杜正胜说,私立学校法立有专章,规定私人对学校捐款可享的免税应一致化,教育部已做相关规定的修订,也已组成大学学杂费咨商小组,成员包括财金专家,对学校成本会计可有较精确分析,各校也可收取更合理的学杂费。

另外,政府也在研拟退修、离职、资遣、抚恤等条例,这涉及国家财源,是相当艰钜的工作;私立学校招生门槛也将提高,将以评鉴结果做为学校招生规模的依据,并鼓励整并。

杜正胜强调,大学法人化与整并,宏观会都建议,但教育部所做的只是细节,关键还没有碰触到,这必须取得大学、社会与教育部的共识,在这个基础下回归教育基本面,面对现实的一些问题。

他提醒所有大学校长,在提升国力的大目标下,教育部的角色是与大学形成伙伴关系,在这角色分工、各有责任的原则下,针对应培育怎样的人才等教育政策,做更多的研究,初步统计发现大学生人文社会领域所占比例仍过半,仍较科技领域大学生多,与一般认为学科技应用的大学生较多的看法相反,因此,未来要加强高级人才的培育。

其次,杜正胜说,教育部要透过大学评鉴,协助学校发现自己的特点与优劣点,提供学子就学选择,并促使大学培育出的人才具有竞争力,每一所大学也应找到自己适当的定位,这要回到行政院大学宏观规划委员会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建议案,有关大学分类为教学、研究、专业、社区四类型,各大学可多讨论。

针对近来社会批评大学生已经太多、大学生素质下降,杜正胜分析,有人指政府不投资高等教育,其实是被大量增加的大学校院与大学生所稀释,但像东华大学这种条件好的大学增加不多,专科学校大量改制升格成为科技大学校院,师资设备未同步跟上来,是大学生素质降低的重要原因,大家要诚实面对。

因此,杜正胜说,教育部要协助大学改变过去一些风貌,各校应在大学分类的光谱中,找到自己适当的定位,不论那一类型大学,教育部都会投入经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