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接生2万婴儿 鱼池之母走了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信仁╱鱼池报导〕在南投县鱼池乡接生多达两万多人,有“鱼池之母”之称的王林添汝(见右图,记者陈信仁摄 )走了!不少鱼池乡民闻讯,都感到鼻酸哀痛,更感念王林添汝的医疗奉献。

九十二岁高龄的王林添汝住在定居日本的独子王辉生家,于9月6日因癌症过世,虽已于日本火化并举办丧礼,但热爱故乡的王林添汝生前即表明希望能回归乡里,因此家属决定让她安葬在鱼池公墓,于本月16日上午九时在鱼2`池住处举行告别式。

出生于彰化市书香家庭的王林添汝于日治时期台北总督府医学校(台大医学院前身 )助产科毕业后,民国廿二年即只身前往当时仍然荒芜且人烟稀少的鱼池乡偏远山区,早期并无卫生所,因此于乡公所担任公卫护士,也是当时全县唯一拥有执照且学历最高的助产士。

早期农村家庭有五、六个孩子是很普遍现象,妇女多产,却因鱼池乡对外交通不便,产妇大多求助助产士,王林添汝曾经一天接生高达十名新生儿,而平均每月接生二、三十名新生儿,工作虽疲惫沉重,王林添汝仍坚守岗位,获得乡民敬佩。

全年无休 跋山涉水

纵使白天上班,但无论三更半夜、台风天或是偏远村落,只要有产妇求助,王林添汝毫无怨言地走过山峦幽谷,跋山涉水的赶往接生,有时一趟山路就要四小时,更曾在台风天冒险急救山区难产的妇女,虽没有充裕医疗资源作为后盾,王林添汝仍独自面对一切接生过程的风险,并未就此退缩,担任公卫护士四十一年退休后,鉴于鱼池乡缺少助产士,还是继续在当地执业,直到十二年前年满八十岁才真正“退休”。

总统颁医疗奉献奖

王林添汝的独子王辉生说,母亲于接生时,见到贫困家庭,不仅未收分文,反而以微薄薪水,购买衣服、米粮帮助贫穷乡民,默默付出数十年,在九十一年获得总统陈水扁颁给医疗奉献奖,鱼池乡民更尊称其为“鱼池之母”,其接生新生儿估算高达两万人以上,乡内许多六十岁以下的乡民都是在王林添汝的细心呵护下来到世上,因此年轻的乡民们更尊敬称呼她为“阿嬷”。

王林添汝的丈夫王福明现年九十二岁,身体依旧硬朗,回想与爱妻一起走过六十余年的点点滴滴,王福明不禁悲从中来,疼爱怜惜的心情溢于言表,夫妻鹣鲽情深,同为乡里美谈。

一家三代 都由她接生

〔记者陈信仁╱鱼池报导〕鱼池乡人口不到两万人,光是王林添汝数十年来所接生的新生儿就超过两万人。

南投县鱼池乡民吴阿夏一家三代都是王林添汝所接生,吴阿夏的孙女廖怡洁更是王林添汝接生的最后一名婴儿,三代情缘让吴阿夏的家人与王林添汝建立情如母子的感情,廖怡洁的母亲王惠玲说,印象中,阿嬷不仅端庄有礼,更亲切有趣,几乎所有见到阿嬷的乡民,都会主动问候招呼,彼此相处就像一家人般温馨。

不只吴阿夏一家人,鱼池乡长廖学辉及其胞弟廖学政也是阿嬷接生的,还有鱼池乡籍县议员谢明谋(也是前乡长 )、前县议员杨明山都是阿嬷亲手抱到世上。

已经六十二岁的吴阿夏回忆,阿嬷是古道热肠的人,早期乡村生活环境普遍贫困,但妇女生育子女却特别多,除了接生,阿嬷更不厌其烦的教导村妇家庭计划的人口观念。

乡民无限怀念阿嬷

王惠玲的幺女廖怡洁今年将满十五岁,她是阿嬷最后接生的婴儿,王惠玲说,鱼池乡交通发达后,妇女大多会到埔里等地区的医院生产,然而他们一家三代都是阿嬷接生,对吴阿夏一家而言,阿嬷就像至亲一般,对众多鱼池乡民也是如此,阿嬷的辞世,让他们无限怀念。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