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就有桃花源〈序〉:闲来吟咏桃花梦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感谢上天赐给我的每一个充满惊奇的日子,
充满灵性的绿色精灵越过树梢,
天空的色彩像是蓝色的梦境,
那是自然,那是无限,那是所有。

这是美国诗人康明思诗中几句话,它引发我的一些思考,一些生活感触,搈寻自己是否可以像他一样满足于现状,喜乐于生活?在思考的当时,我实在不理解,生命的目的就是生活,而生活的意义就是清醒,这是人们最大的盲点,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爱的幸福是什么。
现代人最难做到的大概是,割舍或者减少无法满足的各种欲望,但为了它必然会用去所有的时间,使得今天为明天而活 ,明天替后天做着,随着忙碌的到来,而失去脚下的美好与身旁的惊奇世界。

这又与工作一事有关,它在很多人的眼中,等同于谋生的工具,为了生存,必须选择自己不感兴的职业,抬命的工作着,以至于对最重要的生活也一并失去了兴趣。

谁还记得工作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求得好生活,我们废寝忘食戮力工作的同时,却迷失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工作不该只是如此,它应该还有更崇高的目的,至少是为了编织一个叫做美好的生活,腾出一个闲暇灵光乍见,窥得波光粼粼‵峰峦环抱‵曲折水景‵烟波弥漫‵桃花过渡‵鱼狗飞掠‵芒花盛开的景致,过着浪行雨中,信步园里,漏窗洞明的生活。

工作一事很少在我书中用大篇幅的尺度书写,这一次该是例外,我想以它为轴,快意的说明我对工作的看法;工作不该只是工作这么简单的解构,它是媒介或者桥梁,把人带往桃花源的通行证。

桃花源一词,我当它是人们失落的初心;谜样的词汇,很容易使人想起陶渊明,他的隐逸性格,钟南山下的浪漫生活,仿佛种籽,种在我忙乱的心灵中,等待萌芽。

田园诗人的诞生大约从魏晋起始,分成两系,一是陶渊明的田园,二是谢晋的山水,两相比较,我更爱陶渊明了,他的诗,除了化工气象,描摹山水,刻画风云之外,还带着玄理趣味,引人遐想的哲思,成了自然诗人大宗师。

陶渊明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人性的觉醒与生活价值的追求,不仅我需要这样的提升,现代人都有必要让他醍醐灌顶一番,在魏晋之时,那是一项大有为的文艺复兴运动,当时开始有了崇尚自然,拒绝人为,反对礼教束缚,强调人格解放,心灵真摰,生活优雅,个性自然,道德发挥,有人言,有人行,一时蔚然成风,他们从中发现了自己与个性价值。

我来不及赶上南北朝,但一直喜欢那样的玄妙氛围,《陶学史话》‵《田园诗人陶渊明》‵《魏晋思想史》‵《魏晋玄学》等等探究当时氛围的书,一直是我书桌上的伴侣,进而约略明白当时的思想,包括自由的生活,自由的思想与浊世的厌恶等等三大方向,这些反省正巧与现代人的生活相吻合,我们需要的正是正三大方向的灌注,可惜的是,这些微言大义并未使我成了这方向的专家,无力在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中打转,反倒成陶渊明的信徒,定格在山水旅程与隐逸风尚中,发现陶渊明在钟南山下书写:结卢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迩?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返。此中有真,欲辨已忘言的真义了。

他用文字编造的桃花源,开始点化我的生活大梦,在日常生活中,蓬莱仙境的想望,开始在上班族中流行,谁移民台东,谁回去宜兰,谁住在平溪等等,仿佛成了一种流行语,从这个耳膜弹入另一个人的耳中;我曾不止一次,在不止一个场合中,听见不止一个朋友,吟咏陶渊明的诗,有些人念着久在樊笼里,复返得自然;有些人读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还有一些人喟叹纵渭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反正他的诗曲高和不寡,开始撩拨着现代人的寂寥心灵。

可见很多人对于科技文明化的社会已有了烦言,只是未知止泊处,但岁月不待人,不想也不成了。

工作的目的适时弹了出来,我一向主张辛苦的工作必须要有代价,一般人想像的代价大约与钱有关,而我得以身心安顿的理由是,看见了真正的代价接近风花雪月‵琴棋书画,如果半生辛勤,却又未能看见与自己身而过的山光水,星月交辉,波涛汹涌,萤火虫闪烁,小溪潺潺……否则便有些虚度了。

工作是一种该要,但美好生活则是一种必要;朋友在在以为我离职就闲的这几年,一定过得清贫,连媒体也把我形容成简朴生活家,事实上,我并未遗忘生理求,仍在职场中流连,为了一口饭,只是坚定的相信,工作之外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再为五斗米烦着而已。

沈甸甸的脚步松了下来,不再做到精疲力尽的躺在沙发上盯着电视,等待明后过后,我移动双脚,走向户外,在一条溪旁坐下,四处张望,赫然发现离家不远处的这一条溪有很多原生种的鱼,很多鸟儿在溪旁的一棵硕大的老樟树上栖息,鸣唱,筑巢‵传宗接代,蝴蝶静静的飞来凑热,蜻蜓点水孕育下一代,有时候会闻见竹鸡的啼声,蛙鸣乱唱,骚蝉嘶鸣,我必须压低身子才不至惊攘它们,不知谁在溪旁养了三条虎头犬,虎虎生威的监视入侵者,仿佛守护神一般,一不小心闯入,狗儿便呔声四起,形成这条溪的特色,我生性不怕狗,对它视若无睹,大刺刺从它面前走过,它竟怕我来了,只要我来它们自动退避三舍,我便落得清闲悠悠哉哉的赏溪。

英国作家拜伦说:“人生徘徊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天上的星星,一个是地上的尘土。”

人也许全犯了这个毛病吧,想要鱼与熊掌兼得,上天摘星,也想着把尘土变得钻石,拚命追寻,但人生可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它很现实,只有一次,而且童年之后,接踵而至不再是年少轻狂,而是中年与老年了;前半生 人人都像猎人一样的猎取猎物,后半生才了解人生该活得如诗人,用最细腻‵最简单‵最纯真的方式品赏人生。

我终于理解闲的重要性,如果抽不出时间来享乐主义一番,根本就不会有美好人生可言,我决定在白天与黑夜该做不同的事,扮演不同的人,演出不一样的角色。

我的美好生活,便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改变而生色不少,沐浴时我考究的用着精油,收藏起骨董笔,在用餐上花点心思,打点窗帘的色系,醉心于花园的营造,以至于洗发精‵牙刷‵纸张等等,我都有自己的品味与哲学,这些全得花上一些时间,但却使我的生活多了雅致。

做些令自己愉悦的事,而且无怨无悔,多半源于我的价值体系的重塑,我开始相信,钱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绝对有比它更重要的,这个发现如同一道彩虹闪过一样,唤醒所有美的灵魂,把我领向另一个世界追寻美好生活。

我并非好吃懒做的家伙,无所事事的等人施舍,相反的,我更热诚工作,但也用心生活,其中只有一点点微妙的差异,就因为这个差异,让我的生活色泽缤纷开来,而且浓度适中。

建立生活与工作的美学与秩序,完全来自于我对休闲的坚持,我视它为工作的酬赏,人生的必要,让五官添了活力的宝贝;人生苦短,无法错了重来,正因为如此,甜美的生活风格显得更有必要。

人生本该是个饶富趣味的世界,这是事实不需辩证,如果少了山风拾叶,月径聚,静中楼阁,杨柳垂河,星罗棋布的浪漫,人生也就没有什么成本效益了,那么赚来的钱又有何用?

星云大师曾说,金钱买得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买得到床铺,但买不睡眠;买得医,但买不到健康;买得到书本,但买不到气质……这些人生价值是有钱无法取代的;他表明的一个事实,人生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一位文人朋友告诉我,一本书写来如果艰涩难懂,当是坏书,如果可以一口气读完,还意犹未尽,则是好书,但是最棒的书,则会使人在阅读的时候,不断的阁上书本,闭目沈思,当下反省;这一本书里,我希望能做到这一点,让读者陷在沈思中,用心思考,人生的价值,生活的哲学,浪漫的风情‵品味的符码与优雅的文化,与一种堪称幸福的人生。
何谓幸福?

哲学家班杰明说得好:“所谓幸福,就是一种内心无惧的喜乐。”

我们不要负担过多,也不要毫无责任,能够辨明个人的需求,明白区分重不重要,基本与特殊的事务界定,并且给自己一个自主‵休憩‵时间管理权的一定空间。

去繁就简的这些年来,我的确有了一些个人的内在收获,并且在闹中取静中窥见曼妙生活,对于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钱与人生的思索,休闲与健康的体悟,都有了一点点小小发现,但愿这个小小的改变,有能力改变你的生活,找着努力工作的原发动能。

人生一词,被我想像成两个半场,四十岁之前是上半场,念兹在名,念兹在利;四十岁之后则是下半场,偶爱宁静,开卷有得,欣然忘我,快活一世,再怎么不愿,上半场都快很快结束,留下下半场等人来圆;如果上半场是做多休少,忙到精疲力尽至死不悟,下半场理应做少休多,识得人生奇趣,不亦快哉。

童年的生活重新回流梦田,小时候我们常乘坐一条竹筏逆流而上,穿过重岩叠障,瀑布浅滩,雨林桧木的经验,几个孩子无惧长浪,在溪水中翻转竞渡,不见险象环生,但见谈笑风生,抵达对岸,摘拾莲雾,再折返回头,一周好几次;这种冒险的因子潜伏于心,成了我尔后溯溪的种苗,大热天里潜入冰镇的溪流,格外沁凉,六小时的溪中纵走,犹如人生,深浅,浅深,转折,迂回,或遇激流,或有暗流,或是平潭,或者瀑布,有时得泅泳,有时得攀爬,有意思极了。

每一次行旅的终点,都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遗忘所有入世中的争执,这一刻,我们全是出世者。

是呀,人生一路往前,何苦汲汲营营?唐朝诗人杜荀鹤,写诗杼发了对生命匆匆的感叹──
闲来吟绕牧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好,忍教醒坐对支公。

即使很多人看清了人生的行路匆匆,争与不争的道理,但实践起来还是很难,毕竟红尘滚滚,物欲横流,要人放下尘念,不忮不求,除非觉者,否则困境叠叠,我自信当不了闲云野鹤,理不透得名利,悟不了生死,但盼当个人,至少活在每个当下,当一个得以支配生活的人,白云在天,明月在地,焚香煮茗,阅偈读经,俗念拿捐,尘心顿洗,好一个人生。

幽径野地,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桃花灼灼的桃花源,不在远方,它在近处,只稍一个转身处,难舍得舍,来得去得,就能喝茶品茗,观涛听浪,莳花弄草,那便是桃花源了。
但盼有一天,你我都做得到明朝吕坤的境界:“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泊恬淡,不与世忤。”

游干桂写于闲闲居之流萤文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或许,生生世世见识过了太多富贵荣华,也见识过了天才们星光熠熠,横空一世。财富与天赋是上天赐给,或有或无,对你来说如同虚空。最值得庆贺的,却是人一生都能保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你真正的天赋使命是返回本性家园。而你全身心等待着的,可以用来实践的方式——修炼法轮大法,很快即将出现在你面前。
  • 这种和相机捉迷藏的游戏一直像个谜一样好玩极了。真不知道我怎么想出来的。但是那时候,我确信我有那个超能力:让我的手指睡觉或唱歌。而且除了我,谁也休想知道。
  • 小婴儿感受到神的慈爱,以及来自神的鼓励,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了。就在他飞进那道光,冲向人间的最后一刻,小婴儿忽然回首看向神,急促地问了最后一个问题:“神啊,请您告诉我,我的天使叫什么?”
  • 她顿了一下又说:而且我是一朵芍药呵。你看到,我是一朵漂亮的芍药。看得出她害羞又骄傲:我要报答你的恩。我可以实现你一个愿望,你有什么想实现的吗?
  • 六分钟的短片,拍了足足一个月。原因很简单,因为等待。等风,等雪,等雨,等心中期待的景色。这种等待是一段修心的历程,有苦闷,有煎熬,亦有释怀之后不期而至的惊喜。走过之后再回头品味,很享受这创作历程中的每一步。这更像是与自然共同参与创作一部作品,我在努力实现心中设想的同时,也用心感受并接纳自然的给予。
  • 人说“烟花易冷”,在欧文这儿,电焊的花火凋落之后,却凝结出了让人惊叹的艺术果实。
  • 神韵艺术团舞蹈演员范徽怡告诉我们,她童年时曾观赏过一场神韵演出,深深地被打动,自那一刻,她决心刻苦学习中国古典舞,长大后成为神韵的舞蹈家......
  • 善良是童真最美的表现,孩子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爱护小动物,关心身边的朋友,甚至愿意和陌生人分享笑容。这份善良源于纯真的心灵,不计较得失和付出。孩子的心灵如同一片澄澈的湖泊,不受尘世的扰攘,泛着淡淡的光华。
  • 在人际交往中,会有很多摩擦,心里总会有一些放不下的东西,总想和别人争个我对你错,在坚持自我中不肯退让。那种状态很像苏东坡在诗词中说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 生活中大小事都是训练自信的成长机会,试着从中学习,当我们做到后,总会带来小小快乐与满足感,然而这些小小自我肯定会强化自信心,日积月累的耕耘,使自信更强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