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台湾问题仍是中共五中全会关切议题

【大纪元10月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八日电)为期四天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今天展开,研讨“十一五”规划建议是五中全会重头戏,其核心主轴就是中央如何因应挑战,化解危机,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对策,其中妥善处理台湾问题,避免擦枪走火,仍与中共“十一五”计划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香港文汇报今天披露,中国有关部门在为“十一五”规划起草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四大风险,其中之一大风险即为台湾问题。

报告称,“十一五”时期,中国将处在发展模式转型、体制深层次转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不仅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会显现出来,而且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并与原有的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使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风险加大、脆弱性加剧。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四方面主要风险:

一是台湾问题引发的区域冲突或国际冲突。报告称,随着大陆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大陆在国际上地位的日益提高,台独势力感到独立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二0一0年前,可能有两次机会,一是二00六年计划举行的“公投”,二是利用二00八年大陆承办奥运会借机宣布独立。在维持台海稳定方面,尽管美国和中国具有共同的利益,也有一定的共识,但在维持台海现状这个均衡点上非常脆弱,这是台湾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是金融体制可能引发的金融动荡和社会不稳定。报告说,金融风险主要是银行业的风险,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风险。“十一五”期间,上述风险转变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从动态角度看,却蕴含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重大失误或会导致危机。

三是社会收入差别拉大和失业加剧造成的社会冲突。报告认为,一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不断拉大造成民心浮动,易引发社会危机。农村劳动力转移得不到妥善处理会引起过激行为,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不利。二是受收入分配格局影响,“十一五”时期形成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的可能性不大,形成一个消费高潮的局面也比较困难。三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弱势群体不断增大。四是潜在的公共安全风险会影响经济增长、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

四是重大战略性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瓶颈和国际冲突的根源。水、电、油、矿产等资源短缺对经济的约束进一步强化。到二0一0年,中国大陆四十五种主要矿产能够满足国内需要的仅为二十三种。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变数很可能是国际上为争夺资源所发生的摩擦。

相关新闻
中共成立“十一五”小组 温家宝担纲
吕秀莲:和促法草案恐有侵犯总统权力嫌疑
港媒: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揭开整治诸侯序幕
台陆委会:和促法若通过  政局严重动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